微生物基因组denovo测序分析流程..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基因组denovo测序分析流程.

#流程大放送#微生物基因组Denovo测序分析 知因无限 一 介绍 微生物基因组De novo测序分析也叫微生物基因组从头测序分析,指不依赖于任何参考序列信息就可对某个微生物进行分析的测序分析技术,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序列拼接获得该物种的基因组序列图谱,然后进行注释等后续一系列的分析。微生物Denovo基因组测序及分析技术可以应用于医药卫生等领域。 二 技术应用领域 1、基因组图谱的系统性构建 例子:过去几个月,肠病毒D68令数百名美国儿童患病。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测序和分析了肠病毒D68(EV-D68)的基因组,这一成果将发表在新一期的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上。(Genome Sequence of Enterovirus D68 from St. Louis, Missouri, USA)肠病毒D68(EV-D68)能在儿童中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其基因组序列可以“帮助人们开发更好的诊断测试,”共同作者Gregory Storch说。“有助于解释病毒感染为什么会造成严重的疾病,以及EV-D68为什么比过去传播得更广。”(来自于生物通的报道) 2、微生物致病性和耐药性位点检测及相关基因功能研究 例子:根据分泌蛋白、毒力因子、致病岛、必需基因等结果去探讨所测物种致病性和耐药性。 3、微生物的比较基因组分析,确定各个近缘微生物中的系统发育关系 二 基本分析流程图 三 可能的结果展示图 示例图1 微生物基因组的功能注释 示例图2 微生物基因组的系统进化关系 注:以上图片和文字来自参考文献21。 六 参考文献 [1] Hong-Bin Shen, and Kuo-Chen Chou, Virus-mPLoc: a fusion classifier for viral protein subcellular location prediction by incorporating multiple sites, Journal of Biomolecular Structure Dynamics, 2010, 28: 175-86. [2]Hong-Bin Shen and Kuo-Chen Chou, Virus-PLoc: A fusion classifier for predicting th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viral proteins within host and virus-infected cells., Biopolymers. 2007, 85, 233-240. [3] Ren Zhang and Yan Lin, (2009) DEG 5.0, a database of essential genes in both prokaryotes and eukaryote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37, D455-D458. [4] The CRISPRdb database and tools to display CRISPRs and to generate dictionaries of spacers and repeats. BMC Bioinformatics. 2007 May 23;8(1):172. [5] The Pfam protein families database: M. Punta, P.C. Coggill, R.Y. Eberhardt, J. Mistry, J. Tate, C. Boursnell, N. Pang, K. Forslund, G. Ceric, J. Clements, A. Heger, L. Holm, E.L.L. Sonnhammer, S.R. Eddy, A. Bateman, R.D. Finn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4) Database Issue 42:D222-D230. [6] Clustal W and Clustal X version 2.0.(2007 Nov 01) Bioinformatics (Oxford, England) 23 (21) :2947-8.PMID: [7] Felsenstein, J. 2004. PHYLIP (Phylogeny Inference Package) version 3.6. Distributed by the author. Department of Genome Science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8] Li et al (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