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分布特征 北京周边地区沙尘暴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背景.docVIP

时空分布特征 北京周边地区沙尘暴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背景.doc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空分布特征 北京周边地区沙尘暴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背景 第23卷 第1期 2004年1月地 理 研 究GEOGRAPHICAL RESEARCHVol123,No11Jan1,2004 北京周边地区沙尘暴时空分布 特征及其环境背景 吕新苗1,刘惠清2,王文杰1,3,吴绍洪1 (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 抱车(叉车)工岗位职责 1 抱车(叉车)工必须经培训并取得叉(抱)车驾驶操作证后方能上岗,无证人员严禁驾 驶抱车. 2 未经公司的安排,抱车工(叉车)不准擅自教他人驾驶抱车。抱车工不准进行其它与抱 车作业无关的工作,如驾车去食堂吃饭、出去买东西、干私… 龙源期刊网 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者:叶萍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3年第08期 摘 要:为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教师… 第23卷 第1期 2004年1月地  理  研  究GEOGRAPHICAL RESEARCHVol123,No11Jan1,2004 北京周边地区沙尘暴时空分布 特征及其环境背景 吕新苗1,刘惠清2,王文杰1,3,吴绍洪1 (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1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春130024;31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29) 摘要:以1951~1996年地面气象记录、90年代末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运用气候统计学方 法,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分析了近50年北京周边地区(即华北北部)沙尘暴的时空 变化特征及其区域差异,结合遥感影像提取的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信息,分析了沙尘暴形成 的生态环境背景。结果表明:沙尘暴高值区位于浑善达克沙地和库布齐沙地的周边,特别是 西北部的四子王旗-苏尼特右旗朱日和、二连浩特市-达茂旗满都拉和达拉特旗-准格尔旗 -乌拉特中旗。从时间变化看,午后至傍晚是沙尘暴天气易发的高峰期;季节变化总体上春 季较多,其次是夏季和初秋;从年际变化看,50~60年代是沙尘暴发生的高值期,70~80年 代在波动中呈减少趋势,进入90年代后又呈上升趋势,多发期与干冷气候期相对应。 关 键 词:沙尘暴;空间格局;时间变化;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P445+14  文章编号:100020585(2004)0120038207 1 引言 在气象学中,沙尘天气划分为浮尘、扬沙和沙尘暴三个等级,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气中,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km的天气现象[1]。美国等国家从30年代起,就开始了沙尘暴研究,特别是对撒哈拉沙漠沙尘暴天气的研究目前已发展到概念模式阶段,并对其沙尘的动态变化及沙尘运行路线也有较系统的研究[2~5]。我国最早是19世纪中期地质界开始关注沙尘暴现象和大气粉尘的输送途径,此项研究始终与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联系在一起;近代从第四纪地质的角度进一步研究黄土与粉尘沉积[6\〗;自50年代气象部门开始对风沙天气进行观测;70年代末期,气候学界开始关注沙尘暴天气;90年代后,特别是1993年西北55特大黑风暴事件和2000年华北频繁暴发沙尘暴之后,沙尘天气灾害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政府的广泛关注,掀起的研究热潮方兴未艾,分别在历史时期沙尘暴的统计、沙尘暴典型个例分析、沙尘天气气候特征、沙尘暴的发生源地、移动路径和尘降范围、沙尘气溶胶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沙尘暴灾害的遥感监测与预报、沙尘暴防治对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7~12]。关于华北地区的沙尘灾害成因、沙尘迁移路径、防治对策等多有报道[13~18],但对本区沙尘暴时空分布较为详细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在区域气象数据和基本空间数据的支持下,全面分析了近50年来华北北部  收稿日期:2003205228;修订日期:200320922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CXIOG2A02203).   作者简介:吕新苗(19762),女,河南南阳人,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自然地理与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E- mail:lvxm@igsnrr1ac1cn1  1期吕新苗等:北京周边地区沙尘暴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背景 39沙尘暴空间分布规律和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进一步指出了沙尘暴的区域差异,并结合区域土地利用、土壤侵蚀数据,探讨了沙尘暴形成的生态环境背景,从而为协调人类土地利用活动及其方式,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NOAA卫星监测的沙尘暴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对北京周边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的范围,并考虑行政界线的相对完整性,确定研究区的范围:包括北京市,河北坝上的张家口市、承德市的部分县市,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锡林格勒盟、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ojun0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