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M2.5的来源和构成
室内PM2.5的治理(综述)材料一室2013年12月13日室内PM2.5的治理一、有关概念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是评估空气质量状况的一组数字。它将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为一组指数型数值,中国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SO)、氮氧化物(NO)和总悬浮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径≤100微米的颗粒物叫做总悬浮颗粒物。其中粒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称为PM10,又叫做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物颗粒和PM10在粒径上存在着包含关系,即PM10为总悬浮颗粒物的一部分。可吸入颗粒物中,那些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就叫做PM2.5,也叫细颗粒物,大于2.5微米而小于等于10微米的叫做粗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可分为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是由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释放到大气中直接造成污染的物质,如:风扬起的灰尘、燃烧和工业烟尘。二次颗粒物是通过某些大气化学过程所产生的微粒,如:二氧化硫转化生成硫酸盐。在空气质量预测中,对烟尘或粉尘的监测,要给出粒径分布。当粒径大于10微米时,要考虑沉降;小于10微米时,与其他气态污染物一样,不考虑沉降。对所有烟尘、粉尘联合预测,结果表达为总悬浮颗粒物,仅对小于等于10微米的烟尘、粉尘预测,结果表达为PM10,如果对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进行监测,结果就表达为PM2.5。PM2.5只有人类头发的三十分之一左右,肉眼是看不见的。PM2.5颗粒细小,基本不考虑沉降,而是漂浮在空中,并且一般的口罩对PM2.5没有阻挡作用,加之PM2.5能够直接进入人的支气管和肺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所以空气中PM2.5浓度如果较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就很大。二、PM2.5的危害一般来说,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PM7可以进入鼻腔,PM4.7~7可以到达咽喉,PM2.5可以到达支气管,而PM1可以到达肺泡,PM0.5很可能在肺泡里扩散、沉积。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因为过于细小,不易被阻挡,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如下图所示,不同大小的黑点代表了不同粒径的颗粒PM10和PM2.5,越小的颗粒进入人体的路径越深。研究表明,PM2.5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常、非致命性的心脏病、心肺病患者的过早死亡。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研究证实,“粒径越小,危害越大”,“PM2.5家族”中粒径在0.25~0.5微米范围内的颗粒物(即PM0.5)的浓度与居民健康危害的关系最为显著,并且它约占空气数量浓度的90%。这为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我们也许应该重点关注更小粒径的颗粒物,而不仅仅是PM2.5。据介绍,汽车尾气,主要是柴油机尾气排放的黑炭颗粒物,以及硫酸盐、硝酸盐等二次污染物都是PM0.5的来源。此外,杨新曾做过抽烟的主流烟气颗粒物的粒径分析,“通过滤嘴出来的主流烟气中间颗粒物,直径全部是小于0.5微米”。三、PM2.5的来源1、室外PM2.5的来源PM2.5既来源于自然,也来源于人为。自然来源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花粉、真菌孢子、细菌。但PM2.5的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人类既直接排放PM2.5,也排放某些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转变成PM2.5。直接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在空气中转化成PM2.5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其它的人为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PM2.5的来源复杂,成分自然也很复杂。主要成分是元素碳、有机碳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其它的常见的成分包括各种金属元素,既有钠、镁、钙、铝、铁等地壳中含量丰富的元素,也有铅、锌、砷、镉、铜等主要源自人类污染的重金属元素。2000年有研究人员测定了北京的PM2.5来源:尘土占20%;由气态污染物转化而来的硫酸盐、硝酸盐、氨盐各占17%、10%、6%;烧煤产生7%;使用柴油、汽油而排放的废气贡献7%;农作物等生物质贡献6%;植物碎屑贡献1%。有趣的是,吸烟也贡献了1%,不过这只是个粗略的科学估算,并不一定准确。该研究中也测定了北京PM2.5的成分:含碳的颗粒物,硫酸根,硝酸根,铵根加在一起占了重量了69% 。2、室内PM2.5的来源吸烟、厨房油烟、装修材料释放有害物质是室内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8 单元综合评估卷(含答案及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doc VIP
- 常用电工仪器仪表使用方法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广东省华医网公需课考题答案—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设计研究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物流园安全生产三项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操作规程)汇编.pdf VIP
- 2019年山东省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网络安全)答案.doc VIP
- (9月3日)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初中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07 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技术规范书(通用).doc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科技湘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湘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贵州选拔赛砌筑项目技术文件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