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阅读赏析第一部分 2、“他是历史的罪人”“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怎么理解这两句话? 敦煌文物被掠,不仅是文物的流失,它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国土主权尚难以保全,珍贵文物横遭劫难,折射的是当时泱泱大国的衰微破败。 王道士不懂得文物价值,更不明了何为爱国主义,他的行为于国于民罪不可赦,但与割地卖国以保王位的统治者、昏庸自私贪图享受的官员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了,王道士只是那个时代统治阶级造就的一个怪胎,那个时代给他提供了祸及千古的“机遇”,因此说…… 阅读赏析第二部分 1、认真品读,你觉得本部分那些方面写得好?为什么? 要点1:对王道士涂抹壁画、毁坏雕塑的心理、行动进行详细的描写,细节传神,这是依据道士身份,端摩想象,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一种艺术的真实,作者不愧为用文学艺术再现生活的高手。 要点2:“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编。”这是反语,“认真”本不是坏事,这里作者用认真来讽刺王道士的无知和固执。 阅读赏析第二部分 要点3:“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文中四个“惨白”怎么理解?这一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 前两个“惨白”写的是实际情况,是对前文内容的提炼;后两个“惨白”写的是指此时此刻,作者内心的混乱和无奈,对于灿烂文明被糟蹋的难以言说的痛苦。 阅读赏析第三部分 王道士: 愚昧无知 卑微肤浅 自私贪财 1、认真品读本部分,思考敦煌文物的流失与哪些因素有关?请结合课文内容,从王道士、当朝官员、外国强盗三方面着手分析。 当朝官员: 昏庸自私 不负责任 外国强盗: 卑鄙无耻 欺骗掠夺 * 杜蒙一中 “走进新课程,探索新教法” 示 范 课 —— 语 文 《道士塔》教学 课文学习重点: ①认真阅读课文,熟谙文中记叙的史实,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 ②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③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④了解作者余秋雨,了解有关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识。 余秋雨: 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做过几年学院院长,辞职后潜心写作, 是目前全球华人社会中影响最大的作家。 作者介绍 余秋雨的主要著作和作品: 《戏剧理论史稿》(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戏剧审美心理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 《文化苦旅》(上海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等) 《山居笔记》(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 《秋雨散文》 《霜冷长河》 、 《文明的碎片》、《行者无疆》、《千年一叹》、《借我一生》等 随作者走进敦煌—— 莫 高 窟 敦煌莫高窟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又称千佛洞。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内容最丰富和使用时间最长的佛教艺术宝库。自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开窟造像,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时期、千余年从未停止。现保存下来的石窟492个,壁画面积达4.5万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 敦煌有彩塑像2400多身。高矮不一,大的佛像高达30多米,小的彩塑仅有十几厘米高,技艺造诣之深,想象力之丰富无与伦比,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的伟大宝库 。 彩塑2400多身 莫高窟第332窟 “ 墙壁上的图书馆” 壁画45000平方米 “ 墙壁上的图书馆” 洞窟492个。此为莫高窟第285窟,就连地上的土砖,也刻有莲花图案 这些都是中国的国宝。 陈列的地方却是大英博物馆! 藏经洞——中国的荣耀和耻辱由此吞吐 光绪二十六年 (l900年), 道士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 里面完好保存着历代文书、写经、文物 4万余件。 它轰动了世界,形成了敦煌学。 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概述课文基本事实,介绍王道士其人其事: 王圆箓原是清末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了甘肃,当过兵,退伍后做了道士,很偶然地当了莫高窟的家。王道士根本不懂敦煌文物的价值,找人帮忙粉刷了几个洞窟,毁坏了唐代、宋代的壁画和中座的塑雕,糟蹋了大量的民族文化瑰宝。1900年5月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