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讨酸枣仁汤对失眠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
探讨酸枣仁汤对失眠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酸枣仁汤对失眠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方法在恒温、恒湿、自动光控及电磁屏蔽条件下,给予实验动物不同剂量酸枣仁汤,采用慢性电极埋植技术描记电刺激所致失眠大鼠自由活动情况下的皮层脑电图。分析给予实验动物不同剂量的酸枣仁汤前后失眠大鼠脑电图的变化。结果低剂量酸枣仁汤对失眠大鼠慢波睡眠Ⅰ期(SWS1)睡眠时相有显著延长作用(P0.05),中剂量酸枣仁汤能明显延长失眠大鼠SWS1 和SWS2(P 关键词: 失眠大鼠 脑电图 睡眠时相 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源自《金匮要略》“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长期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酸枣仁汤或其加减方对各种失眠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近几年来,开展了酸枣仁汤的现代药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酸枣仁汤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1~5]。为了进一步验证酸枣仁汤的改善睡眠作用,为临床应用酸枣仁汤治疗失眠提供实验依据,我们观察了酸枣仁汤对电刺激所致失眠大鼠的睡眠时相的影响。
1 器材
1.1 动物
Wistar大鼠,雄性,体重215~225 g(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黑动字第。
1.2 试剂
戊巴比妥钠(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分装厂,批号020402,临用时以蒸馏水配制成1%溶液);自凝牙托水(哈尔滨齿科器材厂,批号04-08-05);注射用青霉素钠(哈药集团制药总厂, 批号。
1.3 供试药品酸枣仁Ziziphus jujuba Mill. var.spinosa (Bunge) Huex H.F.Chou)、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以上中药材购于哈尔滨宝丰药店,均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生药教研室孙慧峰老师鉴定)。
1.4 仪器
ND-97数字化脑电图仪(上海医疗器械高技术公司);大鼠脑立体定位仪(美国Stoelting公司);有机玻璃笼(自制)。
2 方法
2.1 药液的制备
(酸枣仁汤的制备)按酸枣仁汤配比:炒酸枣仁18 g,茯苓5 g,川芎10 g,知母10 g,甘草5 g,称取5味药材共454 g,加8倍量水,浸泡1 h后煎煮,沸后30 min滤过,药渣加6倍量水煎煮,沸后20 min,滤过,合并滤液, 浓缩成0.648 g/ml的高剂量药液。将高剂量药液分别稀释成0.324 g/ml的中剂量药液和0.162 g/ml的低剂量药液,备用。
2.2 环境控制
实验环境为通风、避光、电磁屏蔽状态,采用自动定时光控系统对大鼠生活环境实行12 h/d的明暗光照周期处理,实验温度(23±2)℃,相对湿度45%~50%。
2.3 时间每天上午8:30将大鼠脑部电极插座与仪器相连,开机运行30 min,并于上午9:00正式开始描记实验。在记录皮层脑电时以视频监控系统观察大鼠状态。
2.4 ND-97数字化脑电图仪运行参数在脑电图描记前设置低频滤波截止频率为0.5 Hz,高频滤波为35 Hz。通过同时对10只大鼠脑电图描记预实验观察,设定仪器增益为200,速度为2(每屏20 s)时,各通道脑电信号清晰且未见重叠。
2.5 大鼠睡眠时相区分标准和定量分析指标根据大鼠脑电图,并参考有关文献[6~12],将大鼠觉醒-睡眠周期分为觉醒(Wake)、慢波睡眠Ⅰ期(SWS1)、慢波睡眠Ⅱ期(SWS2)和快动眼睡眠(REMS)4个时相。规定任何一个独立的睡眠时相持续时间至少在20s以上,并以每20s作为一个分析单元。
2.6 电极埋置将实验动物置于上述实验环境中适应7 d后,采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40 mg/kg)后,脑立体定位仪固定,头部剪毛,消毒后,剪去头部皮肤,充分暴露颅骨,剥离骨膜。分别于颅骨上(AP-2,R2;AP+2,R2)钻孔,将2个直径1 mm不锈钢螺丝钉植入颅骨内,使之与硬脑膜接触,但不穿透硬脑膜,作为皮层电极;在额骨正中(AP+5,R0)钻孔安置接地电极,并将电极螺丝钉制成微型插座,以牙科水泥固定[13~16]。术后将实验动物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单笼饲养,连续3 d腹腔注射4万单位青霉素,恢复7 d,并于术后第7天将附有导线的插头与大鼠头部电极插座相连,进行大鼠对电极插座连接的适应性训练,训练4.5 h。
2.7 大鼠失眠模型的复制术后第8天将大鼠置于失眠刺激器内,通过笼底部的电栅刺激大鼠足底部8 h(刺激参数:电流0.5 mA,波宽15 ms,频率1 Hz,在刺激期间,EEG和EMG记录线路可自行中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