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苹果树花叶病Apple mosaic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症状因品种和病毒株系的不同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五种类型。(1)斑驳型:从小叶脉上开始发生,产生鲜、大小不等或不定形的病斑,边缘清晰。病斑常彼此联合成大斑。(2)花叶型:病叶上呈现深绿与浅绿相间的不规则形病斑,边缘不清晰,较大。(3)条斑网纹型:病叶沿叶脉失绿黄化,并延至附近叶肉组织,有时仅主脉及支脉黄化,变色部分较宽,有时仅限于叶脉及其附近组织,但较狭窄,成网纹状,称网纹亚型。幼叶染病,中脉向一侧明显弯曲,致病叶畸形,或在病叶顶部以支脉为界形成V字形的大块黄斑,称条斑亚型。(4)环斑型:病叶上产生鲜、圆形或椭圆形斑纹,环状或近环状。(5)镶边型:病叶边缘黄化,叶缘锯齿状成一窄的变色镶边,病叶其他部分正常。以上五种类型症状常混合发生,使症状复杂化。道受病毒侵染的病株,新梢较健株短,尤以秋梢明显,节数减少,病果不耐贮藏,易遭炭疽病菌侵染。病原??由李属坏死环斑病毒苹果株系侵染引起。病毒粒体球形或圆球形,直径25~29(nm),在稳定的提取液中,钝化温度54经10分钟,稀释限点2×10-3。该病毒极不稳定,在未经稀释的黄瓜汁液中,数分钟内就会丧失其大部分侵染性,在抽提的缓冲液中则为数小时。李属坏死环斑病毒苹果株系,目前根据交互保护反应试验,将苹果花叶病毒分为三个株系。一是重型花叶系:主要症状为白色或不规则的斑驳,大型黄白色斑块,沿脉变色及组织坏死等;二是轻型花叶系:主要症状为少数小型斑驳,不形成坏死斑,其他症状很少发生;三是沿脉变色系:除表现重型花叶系的症状外,尚表现白色或坏死斑,其中以沿脉变色明显,使叶片呈网纹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主要通过嫁接和芽接传播,菟丝子也可传毒;另据国外报道苹果蚜(Aphis pomi)及苹果木虱(Psylla mali)也可传播此病。以病穗和根蘖砧木嫁接后潜育期为3~27个月,苗木上潜育期为32天,芽接后潜育期8个月以上。苹果树染病后,整株带毒,不断增殖,终生为害。该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栽培管理和品种密切相关。高温多雨、肥水充足、树势强则发病轻;当气温在10~20,光照较强,土壤干旱,树势衰弱时,症状较重。幼树比成株易发病。对植株本身而言,幼叶表现症状,而老叶不发生病斑。染病树逐年衰弱,病树果实不耐贮藏,且易受炭疽病菌侵染,病树还易引起苹果叶斑病的发生。苹果各品种间感病性有明显差异:白龙、金冠、秦冠、倭锦等品种最易感病,青香蕉、黄魁、红星、元帅、国光等品种轻度感病,祝光、印度、黄金、红国光、早生旭、大珊瑚、金英等较抗病。防治方法??(1)加强检疫。选用无病接穗和实生砧木,培育无病苗木;或将带毒苗木和接穗置于37恒温下培养28~40天,可获得脱毒苗木;或将芽条在70热空气中10分钟,可获得脱毒芽条。也可用种子繁殖砧木。(2)拔除病苗或集中栽植。认真检查苗圃内苗木,发现病苗及时拔除并集中烧毁;或做标记,集中隔离栽植,以防传播。(3)选用抗病品种。如黄金、大珊瑚、印度、红国光、早生旭等。(4)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旱天及时灌水,雨季及时排水,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5)铲除果园附近野生寄主,防治蚜虫及刺吸式口器害虫。(6)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24%混脂酸?铜(毒消)水乳剂600倍液或10%混合脂肪酸(83增抗剂)水乳剂100倍液、75%克毒灵水剂700倍液、3.9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3增抗剂1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毒克屋,原名病毒A)1000倍液、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2.苹果树丛枝病Apple tree witches broom症状??主要为害枝、叶、果及根。7~8叶部症状明显,由于抑制顶端优势、促使壮枝上部正常枝的侧芽萌生后形成丛枝,二次枝生长直立,在少数旺梢上致叶片簇生或形成丛枝。病树嫩枝发生丛枝时,莲座叶及基部叶都具有大的带明显齿状缺刻的托叶。因此,丛枝、莲座叶、大托叶是识别该病的重要特征。病树果实小,果柄长,果重减少1/3~2/3,且着色不良,果味差,病叶小易染白粉病;根系发育不良,大根小且少。病原??Apple proliferation Phytoplasma 称植物菌原体。旧名为Mycoplasma-like organism (MLO)。植物菌原体大小8~100(nm),具多型性,病株新梢超薄切片具3层单位膜,内部充满核质样的纤维状物质,可能是基因组DNA,周围布有类似于核蛋白体的嗜锇颗粒。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苹果丛枝病可通过嫁接传染,在自然条件下几种叶蝉如长沫叶蝉、赤杨沫叶蝉、菱纹困沫蝉等可传播此病,种子不能传染。潜育期与接种树大小有关,苗圃里的苗木1年显症,已定植的大树需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