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期中考试复习
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人发声靠声带,鸟发声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鸣膜的振动 蟋蟀是靠左右翅的摩擦的振动发声的。
2 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 如空气、木、铁等。
3 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4 人要能分辨出回声,则回声要比发声晚0.1秒以上
5 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在响度和音调相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音色来判断发声体。
6 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7 频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8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9 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1 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1 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噪声是物体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的。从环境保 护的角度上讲,噪声是妨碍正常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或者干 扰人们听的声音。
1 减小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途径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1 噪声等级:贝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会引疾病,150分贝以上就损坏人的听觉器官。
: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 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物态变化
1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计:.
2 摄氏温度的规定: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 温度为100℃,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分就是摄氏1℃. * 摄氏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用℃表示。
体温计的温度范围:35℃-42℃ : 0.1℃ 结构特点:玻璃泡上方有一个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上升的水银不能自动 回落到玻璃泡内)
②毛细管细,所以水银柱变化明显,精确。
注意事项: 每次使用前要先甩,使玻璃管内的水银回落到玻璃泡
温度使用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充分接触玻璃泡不能到容器壁及容器底 等到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质的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蒸发和沸腾。 汽化过程要吸热 液化过程要放热
8 蒸发和沸腾的比较
9 影响蒸发的三个因素是: 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上 的空气流动情况。
1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是: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11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1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要放热
1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凝固点: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 同一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等的。
1 晶体熔化曲线中有明显的三段:固体升温段 熔化段液体升温段在熔化段中的物质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态 晶体曲线中有三段即:温段 段温段在段中的物质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态16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升华要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凝华要放热17 总结:物态变化中物质软
由软变硬放热(如:气-液体,液体-固体,气-固)。
光现象
光源:自身发光的物体。两条件:①自身发光。②正在发光。
太阳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这个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透明物体:①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②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透明物体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
不透明物体:①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②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不透明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等比例混合后是白色)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等比例混合后是黑色)
可见光:人眼能感觉到的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
不可见光:人眼无法察觉的光
红外线: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特点: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
所有物体都能向外辐射红外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