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单独二胎答题.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读单独二胎新政 生活账本面前生还是不生 编者按: “单独二胎”最近成为热词,新的生育政策方案出台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生还是不生?”这个新诞生的问号,近日被抛进了上千万个中国家庭里。“单独二胎”新政启动,两个孩子固然好,但在“养孩子比买房子还贵”的当下,生还是不生让很多人纠结。新政会否看上去很美,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符合条件的夫妻愿意生二胎吗?他们的顾虑是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边走边看“单独二胎”政策,听听小伙伴们都怎么看?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称,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根据人口形势发展变化,在全国普遍实行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调整完善生育政策顺应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第二,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第三,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卫生计生委称,人口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全国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将长期存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常抓不懈。 影响1 生育率 短期显著回升,累计效应释放后,波动在1.6—1.7 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将使我国总和生育率有一个相对显著地回升,虽然今后几年回升可能比较快,最高点可能超过1.8,但累计效应释放后,生育率会波动在1.6—1.7左右。 如果一下全面放开两孩,短期的累积效应会使生育率大幅上升,大大突破更替水平,出生量和人口总量也会大幅度提高,对长期发展不利。 影响2 人口结构 政策调整将使2030年增加2200万劳动年龄人口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认为,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有利于改善日益突出的人口结构问题,对当前人口发展“利”大于“弊”。首先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延缓老龄化。其次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第三有利于家庭发展能力提升。 影响3 公共资源 对医院、幼儿园、学校等公共资源造成一定压力 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也面临资源环境、基层工作、公共服务的挑战。一是加剧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竞争。二是基层计生服务管理能力面临考验。三是公共服务、管理和保障亟须跟上。 “单独两孩”阻力何在 启动“单独二胎”政策不宜间隔太长 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这是必要的;各地根据情况不同,在推出时间上有先有后,也能够理解。但要防止间隔时间过长,更要防止一些地区“单独二胎”政策迟迟不启动。 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是经过“充分论证和评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关计划生育部分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虽然不必设全国统一的时间表,但还是应该有一个大致的计划。各地应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坚决落实好中央精神,不负社会期望。 仅仅是看上去很美? 呼之欲出的单独生二胎政策,相比于双独生二胎政策,应该说是一个进步。但必须看到单独生二胎政策,在执行中也许只能是看上去很美,恐怕很难达到如期效果。 养育一个孩子的巨额费用,已成为不少家庭的沉重负担。面对单独生二胎政策,不少家庭也许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被迫做出“让生”也“不愿生”的选择。因此,调整生育政策的步子,有必要迈得更大一些,即全面放开二胎生育限制应抓紧实行,而不是有望于2015年实施。只有让更多的想生二胎而又受到政策限制的人,加入生二胎的行列,才有望在破除中国将面临严峻的养老困局的问题上做到未雨绸缪。 更为重要的是,国家要从政策层面,让改革的成果最大限度的惠及于民。比如积极推进义务教育,让义务教育扩大至幼儿教育;通过完善医保体系,让国人大大减少自费的支出;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破除许多家庭倾尽所有财力购买商品房,甚至买不起房的困局等。当“养不起”的状况得到改善,“不愿生”的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迎刃而解。 “单独二胎”下的期盼与理性 “双独”二胎 盼快落实 苗霖(33岁,儿子4岁,一方户籍在京的“单独”家庭)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