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政评估材料汇集
目 录
一、全力兴教促发展 协调发展求新高
——2011年教育目标评估考核汇报材料…………1-9
二、三斗坪镇2011年政府教育工作目标考核自评报告…10-13
三、2011年乡镇政府教育责任目标评估标准与自评得分…14-15
四、2011年度乡镇政府教育工作责任目标统计表…………15-25
五、2011年度教育责任目标评估工作用表………………………26
全力兴教促发展 协调发展求新高
——三斗坪镇人民政府2011年教育目标评估考核汇报材料
(二Ο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2011年是“教育之窗”亮相于集镇中心与学校专用道路的交汇处,向全镇广大民众和学生家长展示教育风采。引来了社区百姓和学生的关注,他们纷纷驻足展牌前,找寻那些熟悉的身影,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4、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制。镇委、镇政府每学年开学初都召开全镇教育工作大会,并与镇领导、村干部、学校领导签订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镇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按照 “四个到位”(宣传教育到位,目标责任到位,镇村校联动到位,督导检查到位)和“五项制度”(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复学通知书制度,双向承包责任制度,领导包片、包村、包校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度”)的要求,层层分解任务,让镇领导包片,校长包校、教师包班、包学生,落实“普九”指标。通过双向承包责任制度,领导包片、包村、包校制度的落实,我镇的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和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均达到了100%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入学率达到100%。小学适龄少年入学率为100%,在校学生巩固率达100%,毕业率为100%。高标准地巩固了“两基”成果,提高了“两基”水平。
(二)加大投入,校园环境呈现新面貌
1、办学条件月新年异。逐年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力以赴支持教育教学工作。2011年,积极争取对口支援项目资金,先后投资了350万元对三峡初中教学楼进行维修加固、兴建三峡初中科技楼、中心小学教师周转房、中堡岛小学学生宿舍楼的分流楼梯,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
2011年,在政府的协调下,解决了多年来困扰三峡初中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瓶颈——搬迁校内产权房,扩增运动场,运动场已经开工建设。中心小学学生宿舍楼建设也同时开工。三峡初中将拆除旧校门,新建校门。力争2012年启动三峡初中男生公寓、教职工周转房,中心小学综合楼改造,中堡岛小学教工宿舍楼改造、多功能阶梯教室、运动场改造等建设项目,尽力改善办学条件。
2、教育装备日趋完善。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基础上,积极配备电化教育设施和音、体、美教学设备。至目前,全镇所有班级都装上了班班通设备,微机室、图书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等设备到位,长江电力检修厂援助中心小学建成了网络教室,省团委资助“音乐教室”也在行动中,2011年添置师生电脑达(134+91)225台,实现了信息化教学平台。
加强音、体、美设施的配套建设和实验教学仪器的配备,尽量满足教学教学的需要。加强图书室建设,学校小学图书总数13430册,生均21.73册,初中图书总数13122册,生均33.22册。2011年,镇中心小学被评估为“办学水平一等学校”。
(三)合理布局,均衡发展彰显新活力
根据生源变化实际,三斗坪镇按照教育发展规划,2010年完成了 “一主两翼”的中小学布局方案,即:一所初中——三峡初中;两所完小——三斗坪镇中心小学、中堡岛小学。把“三峡工程建在三斗坪镇的中堡岛中的‘三峡’、‘三斗坪’ 、‘中堡岛’”这组关键词蕴含其中,彰显全新格局的教育活力。
同时对撤并学校的部分校产进行了合理的配置,对闲置的校舍和财产,由并入学校负责管理,并要求只能用于农民培训。
三斗坪中心幼儿园大力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再显中心位置。被评估为区三级幼儿园;三斗坪小太阳幼儿园显现活力,特色育人,被评估为区二级幼儿园;三斗坪蓓蕾幼儿园挖潜力,服务留守儿童,被评估为区三级幼儿园。根据区统一规划,我镇拟新建一所规范的公立幼儿园,发展学前三年教育。
全镇各学校软硬件设施日趋齐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走出了一条基础设施开路、办学质量立牌、科学管理聚人心的特色之路。
(四)提高教师素质,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高素质、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我们坚持把校长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头戏来抓。
一是加强学校班子建设。实行校长目标责任制,制定任期目标,由镇人民政府监督实施,努力提高校长经营管理学校的能力。为了进一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我们依据《夷陵区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办法》,从教师的出勤、工作量、教学过程、教育教学业绩等方面量化打分,落实教职工“四维” 评价,充分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教育发展的活力。
二是加强教师岗位培训。积极争取机会,安排中小学教师参加省、市、区举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