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修正液对人的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
问题的由来 : 随着高中的普及,学生素质日渐提高,学习兴趣也相当浓厚。但学习压力变大,迫切需要更多更方便的学习工具,于是这样子修正液就应运而生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由以前的修正液又演变成了修正带。可现在的学生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修正液(带)所知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更不知道这两样东西可能无时不刻在毒害着他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学习再好也枉然。当务之急,我们该做些什么?该怎样才能帮助广大学生及危害中挣脱呢?这也是我们提出课题的原因所在。 课题的目的意义 一切为了学生,祖国的未来,家长的希望,老师的期望,只有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才是大家所愿望的。但愿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能让广大学生朋友更深入了解修正(带),更安全对待修正液(带),更科学利用学习的辅助工具。 修正液(带)的由来 修正液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一位叫做史密斯的打字员发明,原名称为覆盖强涂料,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 1.活动步骤 ①讨论小组分工 ②实施行动 ③总结归纳 研究方法 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 10%的人对修正液满意。 40%的人对修正液比较满意。 50%的人对修正液不满意。 调查结果 50%的人几乎全知道修正液的成分。 30%的人知道一些修正液的成分。 20%的人不知道修正液的成分。 调查结果 60%的人知道修正液对人体的影响。 40%的人不知道修正液对人体的影响。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查阅。 修正液(带)主要成分 原料对人体影响 1.通过呼吸道损害人体。 2.对人体中枢神经有刺激作用。 3.可抑制人体造血功能,使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率增高;还可导致女性月经异常,胎儿的先天性缺陷 4. 有致癌可能性。 5. 长期接触可引起三叉神经麻痹等病症 6.可有肝损害。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和湿疹 修正液(带)的危害 修正带的主要原料和涂改液比较类似,而涂改液里面含的成分就是甲基完己烷,还有钛白粉,这些都是对人体有毒的。而聚苯乙烯则是一次性泡沫饭盒的主要材料,其在高温下还会产生有毒物质。 修正带和涂改液一样,都是化学合成物,里面或多或少会含有化学物质。个别劣质产品可能含有超标的苯,它会对肝脏、肾脏等造成慢性危害,甚至会导致白血病。而铅、铬的可溶物对人体有明显的危害,过量的铅会损害神经、造血和生殖系统,对儿童的危害尤其大,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 修正液毒性探究小实验 实验 A、器材:一瓶修正液,4条金鱼、水 B、方案,过程和结果: 表1. 不同量修正液的实验分组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滴数 0滴 4滴 8滴 16滴 不同量修正液对金鱼生活的影响 时间组号 10分钟 4小时 6小时 12小时 24小时 1 正常 正常 正常进食 正常 正常 2 活动增加 正常 停在杯底 正常活动 正常 3 活动增加 停在杯底 停在杯底 懒于活动 死亡 4 活动增加 几乎不活动 死亡 修正带毒性探究小实验 实验 A、器材:一瓶修正带,4条金鱼、水 B、方案,过程和结果: 表1. 不同量修正液的实验分组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滴数 0长 4cm长 8cm长 16cm长 不同长度修正带对金鱼生活的影响 时间组号 10分钟 4小时 6小时 12小时 24小时 1 正常 正常 正常进食 正常 正常 2 活动正常 懒于活动 正常 正常 正常 3 活动增加 停在杯底 停在杯底 懒于活动 正常 4 活动增加 靠近于墙壁 倾斜 死亡 实验分析 分析: (1)从试验结果看,不同量修正液的实验组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滴加修正液较少的2号组金鱼的生活基本正常,仅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表现为活动增加;而滴加修正液较多的3号、4号烧杯中的金鱼则表现异常,修正液较多的3、4号杯金鱼还出现了死亡的现象。可见,修正液越多对金鱼的危害越大,也进一步证明修正液中的有害成分对金鱼的健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