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常用句式 判 断 句 1.用“者”“也”表判断 ① ……者,……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 ……者,……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③ ……,……也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④ ……者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都表判断?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情况 来而记之者已少 人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语气词,表停顿 2.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汝是大家子。 3.用副词 “即”“乃”“则”“皆”“本”“诚”“亦”“素”“耳”表肯定,“非”表否定判断。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是乃狼也。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左传》《信陵君窃符救赵》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壮丽的景观 是皆秦之罪也 。《战国策》 臣本布衣。《出师表》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此亡秦之续耳。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 4.无标志判断句 荀卿,赵人。 刘备天下枭雄。 秦,虎狼之国。 被 动 句 (一)有标志(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1.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嘲笑的人) 2.“(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吴巨是个平庸的人,又处在偏远的郡地,很快会被人吞并, 《资治通鉴》) 3.吾属皆且为所虏。 4.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3)在动词前用“见”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害怕被大王您欺骗而辜负于赵国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Take care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 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 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 君既若见录 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后面要举例详细讲。 (4).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表被动。 1.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楚怀王因为不辨忠奸,所以外事被张仪所欺骗,内事 被郑袖所迷惑。 2.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您被赵王重用,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 (二)无标志(动词本身表被动,根据上下文判断)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荆州的百姓依附曹操,是迫于当时曹操的兵力。 省 略 句 倒 装 句 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甚矣,汝之不惠! 灼灼其华。 二三其德。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美哉,我少年中国! 宾语前置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何以知之?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苏子与客泛舟由于赤壁之下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 而谦每议事京师 省略句——状语后置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1.下列选项中不含有定语后置的一项是 A.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城北徐公,齐之美丽者也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它的形式。 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答案:村中一个多事的少个驯养了一只虫。 形式:中心词+定语+者 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 答案:能不改变自已志向的官员,这样大的全国,有几个人呢? 形式:中心词+而+定语+者 中心语+之+定语 复音虚词 而已 译为“罢了”,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所以 1、表原因,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凭借,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复音虚词 何其 用于形容词谓语前,表示程度深,译为“多么”,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何如 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复音虚词 何以 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