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欧洲新配方汽油规格 欧洲汽油标准变化 欧洲轻型汽油车排放限值1) 欧洲车用燃料硫含量的发展趋势 汽 油 当前 2000年 2005年 500ppm 150ppm 50ppm 柴 油 当前 2000年 2005年 500ppm 350ppm 50ppm 世界燃油规范汽油主要指标 1998年6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世界燃油会议上,由美国、欧洲和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和发动机制造商协会提出(world-wide fuel charter)。 欧洲车用柴油标准变化 国内车用汽油质量现状 硫含量高 集团公司2000年平均硫含量为0.05%,最低0.01%,最高0.10%。 烯烃含量高 集团公司2000年90#汽油烯烃含量平均45.7%,最高为60%,最低为17%。 芳烃含量低 集团公司汽油芳烃含量平均为15%左右,最高为35%,最低为6.5%。 苯含量低,平均约为1%左右 II 类汽油 * II I 类汽油 * 我国新标准 ** 苯含量 , % ≤ 2.5 ≤ 1.0 ≤ 2.5 烯烃含量, % ≤ 20 ≤ 10 ≤ 35 芳烃含量, % ≤ 40 ≤ 35 ≤ 40 含氧化 合 物 , % ≤ 2.7 ≤ 2.0 ≤ 2.7 硫含量 , ppm ≤ 200 ≤ 30 ≤ 800 *《世界燃油规范》,美欧日汽车制造商协会建议的理想标准 * *2000 年 7 月 1 日起 开始执行 国内外汽油标准的差别 国内外汽油与柴油组成 烷基化+异构化+醚化 催化裂化 重整 34% ~ ~33% ~33% 世界 中国 ~80% 其它 ~20% 催化裂化 柴油 世界 主要是直馏柴油 中国 一部分来自催化裂化,一部分来自加氢精制 汽油 2003年集团公司汽油升级目标 烯烃含量 ≤35%(v/v) 硫含量 ≤0.08%(m/m) 三大城市汽油: 执行相当于世界燃油规范Ⅱ类的股份公司企业标准 主要指标:硫含量小于200ppm, 烯烃+芳烃小于60%,其中烯烃小于30%, 苯含量小于2.0% 国内车用汽油发展趋势 近期(2000-2003年)目标 全部生产90号以上无铅汽油 烯烃含量 ≤35%(v/v) 硫含量 ≤0.08%(m/m) 未来(2005-2010年)目标 硫含量 ≤0.005%(m/m) 清洁汽油生产技术开发目标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的技术 降低汽油硫含量技术 生产高辛烷值组分技术 清洁汽油生产技术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技术 降低FCC汽油烯烃催化剂GOR及工艺 一代 二代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的助剂 LGOA (工业试验), GORA 最大量生产气体和柴油工艺 (MGD) 最大量生产异构烷烃的FCC新工艺MIP技术 催化汽油降低硫含量催化剂和助剂 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 FCC汽油异构加氢脱硫降烯烃技术(RIDOS) 催化汽油吸附脱硫技术/溶剂抽提脱硫技术 降低汽油硫含量技术 第三章清洁燃料生产技术及发展方向 目 录 中国炼油工业面临挑战 汽柴油组成与排放的关系 国外清洁燃料的变化趋势及发展动向 我国车用汽油及柴油质量现状 清洁汽油生产技术及发展方向 清洁柴油生产技术及发展方向 炼油工业正面临环保及汽车双重压力 环 境 车用燃料 汽 车 中国加入WTO 2008年在我国举办绿色奥运 汽车工业国际化、现代化 汽车排放标准(欧II 、欧III)执行的 时间表提前 中国炼油工业面临的挑战 1、石油资源不足的挑战 2000年进口原油6880万吨 2010年进口1亿吨,消费量的1/3 2015年进口1.8亿吨,消费量的1/2 2、企业装置规模与经济效益的挑战 装置规模 能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