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寻找中国刀锋问卷的10个问题.
寻找中国刀锋问卷的10个问题
2002年05月29日14:43:54 <新周刊> 答问人(按姓氏笔划排序): 方兴东 IT评论家/伊沙诗人/刘洲伟 财经记者 /李方文学评论家/陈侗作家/欧宁设计师 赵晓财经评论家 /郝舫文化评论家/顾晓鸣 文化学者/黄集伟 书评家 /葛红兵 文学评论家/韩东作家/韩家英 设计师
谁是中国刀锋 如果把那些站在潮流前沿,顺应时代趋势、凭借个人胆识,锋芒毕露、锐意创新、 大破大立、所向披靡并影响着我们生活的人物比喻为刀锋,那么,您认为过去20多年来, 中国可以称之为刀锋式的人物有哪些?方兴东:有很多,经济领域内吴敬琏、张朝阳、张树新、倪光南、求伯君,都能算。不是通 过体制之内产生很大影响力的不少,少一点符号特性的田朔宁应该是一个,杨元庆差一点。伊沙:大众印象中的所谓刀锋形象可能是那种姿态性很典型的形象,比如鲁迅。但有更多姿 态性并不鲜明,甚至有些暧昧的人物,比如王朔。刀锋应该更宽泛的理解,而不是试图建立另 一种楷模,建立对知识分子的另一种约束。必须这样才是知识分子良心,才对得起时代。比如 崔健,他已经不单纯是一个艺人,他有一首歌就叫《像一把刀子》,他是真正的刀锋。刘洲伟:抛开道德意义上的理解,刀锋好像是指那些当初看起来像混蛋后来被人们视为 英雄的家伙;而刀锋这两个字使我想起鲁迅的匕首,要有破坏性,最好是颠覆性; 中国刀锋呢,则要有普遍性,影响很多人,而不是某个行业--这就难了。就影响而言,个 人经验与社会经验有不一致的地方,即使是个人经验,他满脸青春痘的时候肯定更容易被影响 。我觉得崔健与王朔可以算得上是刀锋人物--崔健改变了人们歌唱的方式,王朔改变了 人们说话的方式。歌唱与说话都是一种表达,这两把刀等到割掉了传统表达方式的一部分。等 他们有一天发现自己也成为传统的时候,刀锋就会变钝,因为引刀自宫是多么困难的事啊 --不知道这算不算对第4个问题的回答。 李方:有五个人。崔健、王朔、张朝阳、吴敬琏和何清连。20世纪80年代意识形态味太重。 次一级的《中国可以说不》的作者群可以算,真正能代表一个时代思潮的也许只有这么几个。 可能我比较吝啬。陈侗:很多。欧宁:文化艺术圈我只说三个人,食指、崔健和贾樟柯。1969年食指有他的诗句切开了那个 时代不为人知的历史真实。这三个人崔健和食指已经得到历史检验,只有贾樟柯还有待观察。 贾樟柯电影用一种关心下层真实的方式切开了第五代电影的虚假神话。在他之前,陈凯歌张艺 谋都是寓言式的电影,时间空间都是构想出来的,没有任何概括性东西,反映不了任何社会实 质。从他本人的思想可以看出,他在电影不能在国内公映的情况下,一直坚持他关心底层的立 场。还有他对电影史的了解,强调人文观念,坚持作者论,以及坚持文学对电影理念上的影响 ,对社会当下的批判也一针见血。当然目前他有点危险,在媒体面前爆光过多,要提防个人野 心的膨胀。赵晓:80年代曾经有一批群体性的刀锋式人物,其他像柯云路的《新星》也曾经扮演过刀锋 式角色。经济方面,体改所的一批人,像周其仁,对社会的震荡都是犀利而直接的。厉以宁吴 敬琏都也曾经是。王朔解构了一批人,用一种中国式的痞子行为消解了中国式的崇高与伟大。 崔健都未必够算,他给人在思想上带来的冲击还未必够大。王小波算一个,他有一种清明的理 性的西方式的自由主义精神,他是能走向未来的。另外张五常也能算一个,他制造了那么大一 批张五常迷。郝舫:记不住,20世纪80年代的精英什么的算是吧。我觉得现当代中国多数思想意识的刀锋 是由外国人扮演的,至少对观念和社会进步的影响,从18世纪到本世纪的许多外国人,在这2 0年间比本国人扮演了更多的刀锋角色。因为我心目中的刀锋,一定是一刀下去,让别人对某 件事或某个人的看法再也无法同从前一样。顾晓鸣:这20年正值世界从白话文时代进入网话文时代的历史转折,全球化为表象,本土化 为内涵,世界急速网络化。网界(Matrix, Cyberspace )的形成,以公司为例,正从Na tional(一国)向Multinational(跨国)再向Metanational(超国)形态的转变,我们 正目睹一个人时代的来临(见顾晓鸣和李叙:《网界辞典》[2001,上海三联]、《网址导 航》[2002,上海三联]),真正出现了卑贱者最聪明,无名者最有名,边缘者最中心的现 象。而刀锋正是边缘,绝妙的启示!因此,黑马和黑客(红客)是网话文时代最突出 现象,20年来有刀锋感的人物的轨迹,都有这一机理。但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长江后浪 推前浪,推陈出新,各领风骚三、五年。因而,这类人物无数,人皆可以为刀锋。精英主义的 、贵族主义的、豪霸式的、炒星式的刀锋观正显出陈腐和无聊。世界上新进的国家和地区 正在创造更具刀锋感的人才培养和开发的体制,如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