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借款.doc

  1. 1、本文档共3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借款

目 录 第1章 总 论 1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及产生 1 第二节 会计的目标与对象 7 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与作用 9 第四节 会计相关法规 11 第五节 会计工作的组织 21 第2章 会计前提、会计要素与核算方法 25 第一节 会计前提 25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30 第三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35 第四节 会计计量属性及核算方法 51 第3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58 第一节 会计科目 58 第二节 账户及其基本结构 64 第三节 复式记账 69 第4章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与财产清查 77 第一节 会计凭证 77 第二节 会计账簿 90 第三节 财产清查 101 第5章 筹资业务的核算 108 第一节 吸收投资 109 第二节 借 款 118 第三节 公司债券 125 第6章 投资业务的核算 128 第一节 长期股权投资 129 第二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136 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140 第四节 固定资产 144 第五节 无形资产 156 第7章 供应及生产过程的核算 161 第一节 存货概述 162 第二节 供应过程 166 第三节 生产过程 174 第四节 产品完工 181 第8章 收入和费用的核算 185 第一节 收入概述 186 第二节 销售商品 189 第三节 提供劳务 198 第四节 让渡资产使用权 203 第五节 费用 205 第9章 财务成果的核算 210 第一节 利 润 211 第二节 所得税费用 214 第三节 利润分配 221 第10章 财务报告 225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225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230 第三节 利润表 241 笫四节 现金流量表 246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57 第六节 报表附注 260 第七节 报表编制实例 261 第11章 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271 第一节 会计处理程序概述 271 第二节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272 第三节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274 第四节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278 第12章 基本业务核算综合案例 280 第一节 工业企业基本经济业务 280 第二节 案例资料 282 第三节 会计核算过程及结果 285 第13章 财务报表分析 313 第一节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313 第二节 财务分析的方法 315 第三节 基本财务指标分析 318 第四节 财务分析体系 330 主要参考文献 第1章 总 论 本章结构及学习目标 本章通过阐述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的目标与服务对象以及会计的职能与作用揭示了会计的内涵,说明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应运而生,并随之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一项管理活动,同时介绍了会计相关法规和会计工作的组织。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掌握会计的职能、特点和会计的涵义对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需要产生的。 会计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甲骨书契等,不过那时的会计(实际上尚不能称之为会计)大多通过头脑记忆等简单的方式进行,而且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我们可以想象,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对于自己从事的生产活动最初只能用头脑来记忆,随着生产过程的复杂和劳动成果的不断增多,人们开始用石子、树枝来计量,后来发展到结绳,在树干和岩石上刻画,以至在木头、竹片上刻契。以上原始的记量与记录行为,尽管不能确定为真正意义上的会计,但它们已经包含了会计的因素。 借贷记账法12、13世纪出现于意大利热那亚、威尼斯等城市专做贷金业的经纪人所用的银行账簿中,当时人们对这种记账法称为“威尼斯簿记法”,1211年意大利佛罗伦萨银行正式用借贷复式记账法记账。真正的会计,也就是通过固定的记账符号来记录经济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中期。? 我国现代会计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变革,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在不断的调整和改革之中进入了21世纪。我国现代会计主要有两次大的转折:一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逐步建立起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会计体系;二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进行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会计改革,开始向国际上通行的会计惯例转变。 1.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体系的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前苏联引进了一整套会计制度和方法,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通过消化和吸收,逐步建立起我国自己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基本上适应了当时的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要。建国初期,政府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建立正常的经济秩序,其中包括建立和健全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建国之时公布的《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中设立财政部主管全国财政经济事宜,接受政务院的领导和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的指导。财政部设置了会计制度处,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