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孑遗植物..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园里的孑遗植物.

校园里的孑遗植物——水杉 雨湖区江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 课题提出的背景:开学第二天的生物课,是观察和调查校园植物,当我们走到教室外面,老师指着一排高大的植物(比五层的教学楼还要高许多)时问我们,你们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我们无人回答,老师只好直接介绍,它是我国珍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我国特有的孑遗植物——水杉,被称之“活化石”。此外我们还观察了另一种活化石——银杏。事后,我们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上,初步了解到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于是我们产生对校园中孑遗植物——水杉的浓厚兴趣。在请教老师后,我们决定成立一个学习小组,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多更深入地了解氺杉,选择了这一课题,作为我们尝试研究性学习的起点。 课题策划: 学习团队组成与分工: 组 长:梁丝雨 负责人员的组织与分工,课题的提出与可行性分析,课题实施计划、课题研究报告的编写等 组员1:黄嘉淇 负责研究用的工具、仪器的借还及保管 组员2:时 莹 负责操作、标本数据采集等工作 组员3:谭 聪 负责网上资料的搜查与整理,数据记录等工作 组员4:王心蕊 负责资料整理,协助组长做好计划与研究报告的编写工作 专业指导:谢玉燕老师 沈裕怡老师 课题可行性分析: 1.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 谢玉燕老师曾多次指导学生开展生物百项,创新大赛等科技活动,先后有学生十多人次获得国家、省、市一、二、三等奖若干; 2.有我们全体组员对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浓厚兴趣; 3.有学校提供活动用仪器(如电脑、摄像机)、工具与场地; 4.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学校规定每天的第8节课为学生兴趣活动时间,在加上我们都住在学校周围,双休日也可以到学校开展活动; 5.活动存在的安全隐患少,因为活动的范围就在学校内。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 通过课题研究体验和掌握研究性学习模式 通过活动了解与氺杉相关的生物学知识 初步学会观察、调查、访问等科学实验方法 意义: 体验团队合作学习过程,熟悉生物与环境的实例 学会如何获取知识与信息的几种途径 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团队与合作的精神 建立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的观点 研究方法: 观察、调查、访问、文献法、比较等 研究过程: 1.调查:我们按照从校门左侧开始,经过办公楼,初中教学楼,宿舍楼,艺体楼。往右走经过科教楼到达综合楼,田径场,从外表粗略的看,在办公楼前有8棵,其中1棵疑似,办公楼后面有5棵,教学楼南侧有7棵,综合楼西侧2棵(疑似),并将结果绘制成校园内水杉分布图。 2.观察: 外形:高大,成塔形结构。 主干树皮外观:棕褐色,有浅裂纹,办公楼前(当阳)南面树皮干裂,上长有其他生物较少,主干北面(背阳)生长着较多的苔藓和少量地衣,办公楼北侧5棵树主干均生长着大量苔藓植物和地衣,以北侧居多。教学楼南侧5棵树靠近地面5米内均生长着地衣,苔藓,但长在教学楼东南侧第一棵树不见这些植物。 叶型:叶片呈浅黄色,小枝对生或近对生,条形叶交互对生。部分叶随小枝脱落。 果实:球果,种鳞盾状,有种子数粒。 3.测量:我们对校园中的水杉及3棵池柏的树干高度、胸径、树冠半径等进行测量,获取了相关数据,见统计表。 4.访问:我们就学校氺杉的生长年代,来历等访问了2为老师,一位为学校退休老教师喻强明老师,一位是学校园艺工人李泽林师傅。 5.资料搜索:一是图书查阅,查找关于水杉相关的分类知识及其演化过程;二是上网搜索涉及水杉的若干知识。 6.对比研究:当我们不经意间观察点话,我们看到了21棵水杉,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其中3棵有了质疑,通过细致观察对比,和资料搜索,从叶的着生以及形状,果实地形状与成熟时间均有差异,确定它是杉科,落羽杉属中的池杉(T.ascendens Brongn.) 研究学习成果: 一.我们对水杉的认识: (1)水杉的分类地位: 水杉(学名: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裸子植物门 松柏纲 杉科 氺杉属,为本属目前唯一物种 (2)氺杉的演化:远在一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上白垩纪时期,水杉就出现在地球上。到了第四纪,地球上发生了冰川活动,气温急剧下降,水杉大多灭绝。一些幸运的水杉,躲在我国的某些地区,最终逃过一劫,成为大家族中唯一幸存的后裔。? 1941年,日本三木茂博士发表论文,发现了水杉的化石,并断言这种植物早已经灭绝。说起来,水杉的“死而复生”——再次被发现是集体的智慧,凝聚着“中国植物学家们”共同的心血。1941 年冬,干铎教授首次在在四川省万县磨刀溪镇( 现属湖北省利川市)见到了水杉树。1943年,王战正式采得水杉标本。1948年, 胡先骕与郑万钧两位教授联名发表论文,正式为该树定名。?水杉被世界公认为植物的“活化石”,先后被引植到60多国家,

文档评论(0)

jiulam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