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妈祖信仰的文化纽带
试论妈祖信仰的文化纽带作用
陈宜安
妈祖信仰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妈祖信仰是一种活态文化,具有长期性和群众性;在社会变迁中,妈祖文化具有了多重功能。我们在充分发挥妈祖信仰的文化纽带作用的同时,还要大力保护和研究妈祖文化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资源。
作者陈宜安,1955年生,福建省台盟副主任委员,福建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妈祖信仰是一种自发产生于民间的、组织外壳虽不够坚硬,却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民间信仰,①至今依然是一种比较活跃的“活态文化”,在闽台两地和海外侨胞中有众多的信徒。在妈祖信仰的发展进程中,其功能越来越丰富,除了灵应和保佑人们航海安全外,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象征、一种精神纽带,或说一种心理积淀。特别是从19世纪以来,妈祖信仰作为文化纽带的作用日益凸显。从宗教学的角度认识和解析这一现象,不仅会使我们由点到面加深对宗教信仰与社会互动的认识,同时也会使我们更深切地体悟当下的妈祖信仰在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往来中的作用。
一、活态文化:妈祖信仰的长期性与群众性
妈祖信仰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据史载,妈祖为福建莆田湄洲人,姓林名默娘。生于北宋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卒于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终身未嫁。《福建通志》说她“8岁从塾师读,悉解文义,10岁余喜诵经礼佛,旦暮不少懈。有老道士玄通者往来其家,曰:若具佛性,授以玄微秘法。遂悟诸要典。16岁窥井
① 民间信仰在组织形态上具有原生性宗教的基本特点,它不是创生的而是自发的,即不是像创生性宗教那样有独立于社会组织之外的教会或教团,而是与既有的社会组织二位一体。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农时(如春耕、秋收),节庆(如春节、五月初五等)和人生礼仪(生、死、婚、成年),以及重大的灾难危机(如瘟疫、旱灾)等重要关节,一般是借助现有的家族组织或村社组织举行相关的民间信仰活动,有时可能会有临时性的“工作班子”(如组织赛龙舟、社火等),但不是常设的宗教机构。民间信仰是一种民众的信仰,与国家宗教相比较,它没有那种“政教合一”的强迫力量和财政支持;与民族宗教相比较,它没有血缘的全民性(虽然有家族祭祖,但不是一回事)。即使在一个地域形成某种全民性,但若考虑到社会分层,只能说它具有很强的民众性。这种组织结构上的松散性,也将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区别开来。民间宗教是扎根于民间的另一种宗教形态,它与民间信仰相比较,有着比较“坚硬”的组织外壳。从共时性的结构角度说,民间信仰在社会文化系统中不是主导文化,甚至也不是主流宗教。参见金泽:《民间信仰的聚散现象初探》,《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108
试论妈祖信仰的文化纽带作用
得符,灵通变化,驱邪救世,乘席渡海”。①从历史记载看,自宋代以来,因妈祖有灵异之能,救渡之功,不仅千余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特别是沿海地区)的敬仰和崇拜,而且得到历代中央政府的鼓励和褒封。②
我们关注妈祖文化,不仅因为它作为民间信仰具有悠久的历史,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因为这种信仰不是一种考古的“文物”,而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妈祖文化在环太平洋的华人圈里,特别是在中国的闽台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仅台湾一地,妈祖宫庙就有四五百座,信徒则有1400多万人。
妈祖的诞生地莆田港里,成为我做田野调查的地方。据我观察,莆田湄洲妈祖祖祠的春/秋谕祭仪式,③除了按10步程序祭祀和由主祭宣读祭文④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贯穿于整个过程的那种气氛和亲情。在整个祭典仪式过程中,气氛庄严而又肃穆。妈祖祖祠小而人众,却井然有序,并无一点嘈杂声、喧闹声。所有参加祭祀者神情都显得格
①另据徐葆光的《天妃灵应记》所载:“天妃姓林氏,莆田湄洲人,宋都巡检愿第六女,以建隆元年庚申3月23日生,弥月不啼,名曰默。生而神灵,少与群女照井,有神捧铜符出以授妃,群女奔骇。自是屡显灵异,常乘片席往来海上,或驱檐前铁马渡江,人咸称为通贤灵女,或称神姑。一日方织,忽据机瞑坐,颜色变异,母蹴问之,寐而泣曰:父无恙,兄殁矣。顷之,信至,父与兄渡海舟覆,你若有挟之者,得不死,兄以柁摧,救不获。雍熙四年九月初九升化。室处28岁。时显灵应,或示梦,或示神灯,海舟获庇无数,土人相率祀之”。
② 她死后不久,即在宋宣和五年(1123)得到朝廷所赐顺济庙额。绍兴二十五年(1155)封为夫人,昭熙元年(1190)封为妃。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封为天妃。至明代,封号则由天妃上升为碧霞元君。清代康熙二十三年(1684)被封为天后。雍正十一年清廷又下诏全国各省已建天后宫行春秋二祭,未建的择稍有规模的仪典遵旨施行。
③ 1、鸣炮奏乐(鼓乐齐鸣);2、祭典开始(主祭者、陪祭者、参祭者就位)。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3、全体肃立、上香;4、鸣锣十三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