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国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3课 雨霖铃 声声慢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必修4.docVIP

高中国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3课 雨霖铃 声声慢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必修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国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3课 雨霖铃 声声慢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必修4

【创新方案】高中国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3课 雨霖铃 声声慢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苏教版必修4 (时间:40分钟 分值:60分) 一、基础巩固(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将息:将要休息 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憔悴损:枯萎凋谢 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次第:情形 D.怎敌他,晚来风急 敌:抵挡 解析: A项,将息:休息,调养。 答案:A 2.下列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杏花春雨江南 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解析:C项直抒胸臆,A、B、D三项均为融情于景。 答案:C 3.下列诗句诵读时的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C.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解析:A项,应为:对/长亭/晚。 答案:A 4.下列对《雨霖铃》《声声慢》两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是虚实结合,刻画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是想象今晚旅途中的情景: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C.“寻寻觅觅”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但是,这种心理,是通过把“寻觅”这种行为虚化来表现的,赋无形于有形,把感情心理表现得格外形象。现实生活空虚,使她寻找着某种慰藉,内心有所追求,想找一点精神寄托,因而坐立不安,彷徨无主。 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一“黑”字是作者的叹息,无奈而又凄迷。盼时光早逝,衬出了愁苦之深。这两句直接抒写寂寞难耐的苦楚,“黑”字在此处安放极为妥帖自然,这个“黑”字,概括了作者后半生的坎坷经历、悲惨遭遇。 解析:A项都是实写,没有虚写。 答案:A 5.名句默写。(8分) (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寻寻觅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2)杨柳岸、晓风残月 (3)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4)梧桐更兼细雨 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类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八声甘州 柳 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6.上片中,词人抓住了哪些典型的景物来渲染萧条、冷落的气氛?请分析一下。(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词人抓住“潇潇的暮雨”“凄紧的秋风”“冷落的关河”“当楼的残阳”“衰败的红花绿叶”等凄清的景物渲染了萧条、冷落的氛围。 7.下片中,词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请分析一下。(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抒发了词人的羁旅之悲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②在抒情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lla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