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如果有这种精神你定可以成功.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如果有这种精神你定可以成功

前言:如果你只剩下一只眼睛,会不会哭泣? 如果你少一只脚,会不会悲伤? 如果你失去两只手,会不会痛不欲生? 要是你同时丧失了一只眼睛、 一只脚、两只手, 你还活得下去吗? 为什么一个世上最不幸的人, 能够活得这么成功,这么自信、 这么快乐和幸福? --他就是谢坤山 谢坤山和他的作品 谢坤山(1958年—),台湾台东县人,知名的口足画家,曾出版自传《我是谢坤山》并在慈济大爱电视台演出大爱剧场「谢坤山的故事」。谢坤山虽然残疾,但并非一出生就缺手缺脚,他出生于台东的贫穷家庭,母亲为张桂花,父亲为谢鼠。从童年时就常常必须帮忙父母做生意、打工贴补家用。因此谢坤山国小毕业之後,没有继续就学,而是到工厂去打工。个人简介 后来举家搬到台北,16岁时在工厂工作时,因碰触高压电线而发生意外,四肢都被烧焦,经医生抢救之後,只救回了一只脚,在全家陷入绝望之时,谢坤山的母亲勇敢的站起来,告诉医生,只要谢坤山还能活着叫她一声妈,就足够了,自此之后,谢坤山决定不向沮丧投降,反而自己发明了许多方法吃饭、喝水、甚至还开始学着用嘴咬笔习画。不幸的是,在他跌跌撞撞重新学习生活的这段期间,因意外碰瞎了一只眼睛。 艺术的世界让谢坤山忘记了自己的残疾,产生了相当大的鼓舞,1980年他师事陈惠兰和画家吴炫三、勤劳的耕耘他在绘画上的醒思,并回到学校完成国中、和高中教育。这段时间他与妻子林也真相恋,最后结婚成家,生了两个女儿、并成为台湾知名的职业画家。 人物生平事迹 目前谢坤山也是国际口足画会的亚洲理事。他曾在1996年获得第34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谢坤山于1958年生于台湾的台东市。 1974年,谢坤山16岁。因家境贫困,小学毕业就辍学打工的他这时已经有4年工龄了。 我见过他16岁时的照片,身材匀称、健硕,表情略带腼腆,是个很帅的小伙。他告诉我,那时他最自豪的就是自己强壮的身体,敢和任何工友比试体力,13岁时就能扛着100公斤的饲料麻包一路小跑了。 悲剧却在不经意间发生了。 一天,他在工厂的3楼上干活,接传楼下工友递上来的钢管。突然,钢管触碰到阳台上的三根高压电线,顿时,火花四溅,一阵爆响,谢坤山当即被电成了“碳人”。 医生告诉闻讯赶到医院的家人:必须立即做截肢手术。 谢坤山没有钱买任何保险,也享受不了任何社会福利,昂贵的医药费像大山一样压在一家人的心上。亲朋好友都劝谢坤山的父母放弃算了,但母亲坚定地说:“无论如何也要救,救活了,哪怕坤山再叫我一声‘妈’,也就够了!” 在截肢过程中,谢坤山的头脑十分清醒。在麻醉剂的作用下,他感觉不到疼痛,但能听见钢刀切割骨头的声音,真切、刺耳。手术后,他浑身无力,说不出话,只觉得口干舌燥,看见床边的桌上放着一杯水,便本能地要去抓它。手一伸,顿时愣住了,没有手了! 就在那一刻,谢坤山真正意识到,跟随他16年的那一双强壮有力的手,已经缘尽而去了。 出院后,回到那个破烂的家。母亲像照料新生婴儿一般,一日三餐,先喂饱他,再去吃一点残饭剩汤。为了减少母亲的担忧,也为了自己今后的生活,谢坤山苦苦思考,终于发明一套能够自己进食的用具。那是一个螺旋状的中空铁环,在铁环尾端缠上活动的套子,再将一把汤匙的末稍焊弯成L型的锥状物。等到要吃饭时,他将螺旋状的铁环套在右手残存的短臂上,再把特制的汤匙插进铁环末端的套子里,就成了他的专用的餐具。 在演讲时,谢坤山风趣地将之命名为“坤山”牌自助餐具。以后,他又发明了许多这类用具,解决自己的吃喝拉撒问题。 谢坤山开始认真思索自己的路。他突然想起当作家不错,他没有想到自己只有小学水平的文化背景距离作家有多远,想到的只是,要当作家最起码得先学会写字吧? 有一天,小妹正在做功课,看着她手中的笔,谢坤山瞧了许久,思潮起伏:没有了手,难道就真的一辈子也不能写字了吗?没有了手,可我还有嘴巴呀! 于是,谢坤山咬着笔费劲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三个字黏在一起,东倒西歪;而含在牙齿与舌头之间的笔,好像是松了螺丝的老虎钳,怎么也钳不稳那支小小的笔,弄得口水直流。 尽管如此,谢坤山为自己又跨出一步而高兴。以后的日子,他不断地练习,嘴里被铅笔戳出一个个血泡,但他决不放弃。 终于,当字越写越小,越写越周正时,他大声地对自己说,“原来天底下最棘手的事,都不是用手完成的!” 出院后的最初7年里,谢坤山很少出门。但这2500多个日夜里,他没有一天是在寂寞、孤独和无聊中度过的。 从小,谢坤山对绘画就很感兴趣,经常乱涂乱画。受伤之后,虽然灾难夺走了他完好的四肢,却也留给了他完整的时间,他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一个贫病交困的家已经欠下一屁股债,不可能再有余力支持他学画;文盲的父母也不可能理解他这种对于穷人来说过于奢侈的爱好。 谢坤山只能把自己的生活需求降到最低,把在外做工的哥哥偶尔给他买瓶汽水的一块半快钱积攒下来,买来铅笔和

文档评论(0)

xiaoyi2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