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你的身体为什么不长毛
你的身体为什么不长毛?
倘若你看过凯特?厄普顿在南极洲拍摄的高清照片,热爱科学的你一定会立刻注意到她的表皮结构与许多灵长目小伙伴明显不同,进而思索为何人类演化成了如今这副光洁少毛的样子,最终渴望了解学界如何看待“人类为何不自带毛衣”这个问题……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人类并非真的“没有毛”。 要比数量的话,人类的毛囊数其实和近亲黑猩猩相差无几。像凯特?厄普顿这样的金发女郎平均大概有15万根头发,但全身上下却能有500万根毛发——剩下的毛发并不是消失了,而是从粗硬的终毛变成了细软的毳毛,不引人注目,却依然存在。
终毛变毳毛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界目前也还是众说纷纭。演化生物学又没法像其他一些科学一样很方便地设计个实验来验证理论。再者, 古代猿人也很难留下“化石毛”,这就让直接研究人类毛发演化史变得非常困难。不过,机智的科学家们也还是想出了一些办法。迄今为止,各色理论中比较有名的大致是三个:散热说、水猿说,以及防虫外加性选择说。
散热说:中暑伤不起
上世纪80年代 ,散热说一被提出,便开始长期占据主流地位。自从我们有了功能强大但42℃就会瘫痪的大脑,要在东非的稀树大草原上长时间追逐猎物,一套有效的散热系统必不可少,对于人类来说,发达的小汗腺系统能直接将汗液分泌到皮肤表面蒸发,只要减去碍事的体毛,便足以防暑降温、保护各个器官尤其是宝贵的大脑不至热衰竭。
散热说也有软肋。首先,地球进入长期温暖的间冰期也就是这一万多年的事,此前的几百万年里,冰期可是反复出现。即使不在冰期,非洲的夜里也是颇有凉意,散热是否重要到值得人类放弃皮毛,靠长膘来保暖?再者,散热的策略不止脱毛一种,猫昼伏夜出,狗吐舌头喘气,马靠海绵窦返回凉血来冷却大脑 。有必要为散热放弃毛发的大多是体型巨大、因而“内核”特别容易过热的大型哺乳动物,譬如大象、犀牛和河马。跟我们人类体型相仿的其他哺乳动物几乎全是一幅毛绒绒的样子——被人类吃货特地拣选少毛品系培育至今的猪不算在内 。
于是古老的性选择说与新近的防虫说就结合在了一起。
防虫说:无毛惹人爱
最初提出无毛是性选择结果的人是达尔文,他猜想,由于人类对无毛有审美上的偏好,在挑选伴侣时便会优先选择毛发稀疏者,达尔文还认为,男性在无毛问题上更为挑剔,因此如今女性的体毛才会普遍少于男性。
但问题是,为什么最初人类会形成“无毛=好伴侣”的审美偏好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近十年来,防虫说适时出场。这一派研究者认为,寄生虫会传播许多疾病,特别是能传播斑疹伤寒的体虱,更是群居人类的大敌。而一个人的体毛越是稀疏,就越能起到拒敌防御的效果,毛之不存,虫将焉附。至今剃光头还是消灭虱子的好办法。而生活在地下的裸鼹鼠 就做了全身褪毛这个艰难的决定。为了健康着想,我们的猿人祖先们就形成了这样相亲标准——有肌肉,有脂肪,没有溃疡,没有寄生虫。而毛发越是稀疏,这些优点便越是一目了然。
然而防虫说也有难以解释之处。比如说,绝大部分的哺乳动物都没有为了防虫而抛弃毛皮。再者,按照防虫说,越是寄生虫威胁大的地方(譬如近赤道地区),那里的人应该越是欣赏少毛。然而有研究发现,虽然土耳其的疟疾登革热等虫媒病远多于斯洛伐克,但两国的女性偏好却没有显著差异——胸毛在两国都不太受欢迎。再者,体毛本身在警戒防虫上也自有妙用。有研究者招募了一群男人,叮嘱他们扭头看向别处,但一感觉到身上有东西爬就按按钮,然后向他们胳膊上撒床虱,结果显示,体毛浓密者可以迅速发现虫子,倘若把胳膊上的毛剃掉,发现虫子的速度就慢得多 。
散热说和防虫说都有令人信服之处,但也都有可商榷之处,因此学界还在争论。至于水猿说,则是理论中的一朵奇葩——学界里认可的不多,大众里相信的不少。
水猿说:一度居浅海
水猿说认为,大概700-500万年前,由于地形变化,人类一度归于温暖的浅海与沼泽,在那里戏水繁衍吃贻贝,过着半水生生活。正是为了适应这种生活,人类才褪去了会加大阻力的体毛,体型也进化成优美的流线型。
水猿说的缺陷非常明显,首先,只有全然水生的哺乳动物如鲸鱼才抛弃毛发,许多半水生动物,如水獭、海豹、海狮都保留了茂密的皮毛。其次,如果人类保留头发可以勉强用“头部露出水面,头发可以遮阳”来解释,那么腋毛和阴毛又为何会在水中得以保留呢?再者,当时的浅水栖息地有许多猛兽如鳄鱼和河马,人类在水中绝非它们的对手,从化石记录看,“水猿化石”也从未发现过,尽管水猿支持者认为那是因为水猿在海水中被腐蚀得尸骨无存,但另一种可能性显然更有说服力——没有发现水猿化石,是因为根本就不曾存在水猿,人类也没有从陆地到海洋再回陆地这样反复折腾,而是始终一直呆在东非大陆上演化的。
分子钟:写下编年史
在种种猜测之后,不妨看点儿近期才出现的数据。虽然“毛化石”不好找,但基因组时代却给科学家提供了一个研究进化史的工具。通过分析基因间的序列差异,可以大致估算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docx VIP
- 碳排放监测员职业理论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肿瘤标志物ppt课件.pptx VIP
- 碳排放监测员(高级)技能鉴定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df VIP
- BactAlert 3D 240 型自动血培养分析仪仪器操作规程 (一) 检测原理.pdf VIP
- 35KV电抗器试验报告.doc VIP
- DG_TJ08-2401-2022:桥梁工程超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pdf VIP
- 2024年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二章 第四节 光的反射.pptx VIP
- 道路施工技术交底大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