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现实主义及其“修正主义国家论”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VIP

进攻现实主义及其“修正主义国家论”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进攻现实主义及其“修正主义国家论”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

进攻现实主义及其“修正主义国家论”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 进攻现实主义及其“修正主义国家论”   一般认为,具有修正主义意图的国家往往与国际社会不和或意向相左。安理会这一政府间组织中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对提交理事会的各种议案都具否决权,否决票大体上能反映出一国对国际体系的满意度。[20]   表1表明,在联合国的头10年里,苏联无疑在政治上挑衅并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但是,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取代苏联成了投否决票最多的国家。事实上,在过去30年里,美国所投的否决票比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的总和还要多。单是从这一数据看,就很难证明中国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只要研究联合国大会的投票模式,也会得出相似的结论。   国际公约是各国意图的表述,加入和批准这些条约,就能很好地证明一国是否认可多边准则,接受国际行为规范。当一国抵制或退出政府间协约,就足以证明其无意履行集体决策。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拒绝加入自身提出的国联,上世纪70年代,美国和英国都退出了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华盛顿向联合国各类国际公约的相继发难也是有目共睹的。   也许一国由于特殊原因而反对某特定的公约未必是不正常现象,但是,倘若一国频繁排斥国际准则,就不能说是融入国际社会的行为。再譬如,美国一再宣称保护和改进人权是其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   但从上表看出,英国、法国和俄罗斯都签署了六个重要的国际人权公约,中国签署了六个中的五个,而美国对其中三个表示反对。当然,所有公开表示赞成国际规范和准则的国家未必都是安于现状的国家,但是,不愿承诺履行国际责任的国家就更难说是安于现状的国家了。   一般认为,修正主义国家一定会采取显著的步骤发展和维持军事能力,一心追求侵略的修正主义国家会不断增加军事开支,力求超越对手,而置外部环境于不顾。   表3数据显示,俄罗斯将国家资源用于军事目的的比例最大。这一状况即便在苏联解体后仍然如此。相比之下,中国的军事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最小。冷战结束后,中国的防御开支也是各大国中最低的。中国非升反降的军事开支比例无疑证明了美国学者伊恩·约翰斯顿的论断:“根据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看,中国的军事开支并没有达到有人指责中国的经济正军事化并有意制衡美国权力的水平……到目前为止的所有证据显示,尽管中国与一些国家有过领土争执,但它既无修正主义图谋,也无帝国野心,而且就重大全球事务来说,人们会发现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愿意合作,更愿意融入国际制度框架。” [21]事实上,除了上述指标不能证明“中国修正主义论”外,还有其他指标可以旁证这一结论的轻率。比如说,我们可以一国过去向外扩张还是收缩领土、向海外派兵的数目、军事争执或战争的次数、成为政府间组织的成员国次数等等,来衡量其究竟是安于现状国家还是修正主义者,似乎这方面的数据都不能证明中国具有这一资格。   必须承认,任何理论都有其缺陷,事无巨细都要求理论给出满意的解释显然过于苛刻。反之亦然,像进攻现实主义理论以其简单化逻辑预测和定性一个国家的意图也是不恰当的。米尔斯海默也承认,进攻现实主义不可能回答国际政治中的所有现象,“理论之所以遇到难以解释的现象,原因在于它们把现实简单化了,只重视某些因素而忽视了其他变数。”[22]而在论及中国的未来意图时,他却轻易地简化了现实。 见[美]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版。 见王义桅、唐小松:《进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评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载《美国研究》,2002年第4期,第128页。 kenneth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mcgraw-hill, 1979, p.126; randall l. schweller, “neorealism’s status-quo bias: what security dilemma?” security studies, vol. 5, no. 3, 1996.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第18-19,49页。 米尔斯海默列出了一系列大国行为:战争、讹诈、诱捕、坐观血腥厮杀、建立均势、绥靖、推卸责任、跟着强者走等。见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第二章:“无政府状态与权力竞争”,第五章:“生存战略”。 批评者是针对米尔斯海默此前一些论文中的观点进行驳斥的。见jeffrey w. legro and andrew moravcsik, “is anybody still a realis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4, no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