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课件:11《滕王阁序并诗》(苏教版必修4).ppt

2011版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课件:11《滕王阁序并诗》(苏教版必修4).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版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课件:11《滕王阁序并诗》(苏教版必修4)

2.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以起伏跌宕的笔势,由宴游的豪兴,陡然引出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达了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的执著态度。“望长安于日下”四句抒写了远离京城的失意之情,接着从关山难越,念及英雄失路,连用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借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自己有志难酬的悲愤。至“所赖”一提,振起全篇。“老当益壮”几句,勉励同仁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为全篇警策。接着,又以“大鹏”作比,表明凌云之 志,又化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表明自己信心未泯。同时,又正用“贪泉”“涸辙”之典,说明处困顿而情操不移,逆境中壮志弥坚。作者就是如此展示了其抑扬升沉的情感发展轨迹,披露了交织于内心的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感情。 请你根据平时的生活体验和对自然的细致观察,描写一种景物,要抓住主要特征,不少于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初下雪时,往往雪片并不大,也不太密,如柳絮随风轻飘,随着风越吹越猛,雪越下越密,雪花也越来越大,像织成了一张白网,又像连绵不断的帷幕。一会儿雪盖满了屋顶、马路,压断了树枝,隐没了种种物体的外表,阻塞了道路与交通。漫天飞舞的雪片,使天地成了白色的一体。 有人说,王勃生不逢时,枉有满腹诗书,他就像一颗流星,匆匆滑过天际,留给人们的是永远耀眼的一瞬或者无尽的叹惋,那么你从王勃的遭遇中看到(想到)了什么? 观点交流:观点一:王勃意气风发地出发,但到处碰壁,处处受伤,因为世界是属于政治家的,不属于一介书生。在皇权面前,任何百姓都是命不足惜的草民、蚁民。 观点二: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知识分子希望借助君王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而现实中君王不采纳建议,从而使他们对君王产生失望和怨恨,就像被男子抛弃的女子一样。所以诗文中弃妇词特别多,可能是作者被君王抛弃的次数太多了。 观点三:死亡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莫扎特的英年早逝,海子的卧轨而去,徐志摩的坠机而亡,天才的死亡是那么的匆促,我相信,王勃在生命的最后一刹那,应该明白了他要寻找的是什么东西。荣誉、权力,包括爱情,原来是如此的短暂,而此刻,他拥有的是死亡。 一、基础积累(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选D。D项都是“情怀、胸怀”的意思。A项,偏远;极尽。B项,来到;从高处往下临视。C项,接引;序文。 2.下列各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选D。D项,都是介词,在。A项,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转折。B项,连词,却;副词,尚且。C项,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无实义。 3.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中的“雾”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A.纤歌凝而白云遏 B.襟三江而带五湖 C.四美具,二难并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解析】选D。A项“遏”无词类活用;B项“襟”为名词的意动用法;C项“美”为形容词用作名词;D项“船”为名词作状语,与例句中“雾”用法相同。 ﹒ ﹒ ﹒ ﹒ ﹒ 4.选出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 ) 例句:都督阎公之雅望 A.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B.童子何知 C.极娱游于暇日 D.宇文新州之懿范 【解析】选D。D项与例句均为定语后置句。A项,省略句; B项,宾语前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 5.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成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晚秋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一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解析】选D。D项“眼前所见之实景”不符合文章内容,应是“虚实结合”,此句更多的是联想与想像。 6.下面对王勃的《滕王阁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两句总起,三到六句以滕王阁为对象分层次地加以描写,最后以议论作结。全诗有总有分,首尾照应。 B.三、四两句对仗极为工整和自然。 C.最后一句以景作结,与李白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诗的基调虽然抑郁,但不消沉。 【解析】选A。最后一句是写景,以描写景物作结。 二、名句默写(7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

文档评论(0)

ea2389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