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下)
再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背诵练习 丙辰 ,欢饮 ,大醉,作此篇, 。 明月————?把酒————。 不知————,今夕————。我欲————,又恐————,高处—————。起舞————,何似———? 转——,低——,照——。不应——何事————?人有————,月有————,此事————。但愿————,千里————。 此时此刻,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站在东坡大师面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 (请你以旁观者的口吻写一段话)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前两个“惶恐”“零丁”:地名。 后两个“惶恐”“零丁”:表心情。 丹心:1,不投降卖国;2,爱国之心。 汗青:史书。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个有什么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一是读经书入仕途,二是起兵抗元, 频繁战斗了四年。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 “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个有什么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前一个“惶恐”、“零丁”是指地名,后一个“惶恐”、“零丁”是写心情。 ——表达了诗人对危难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哀怨。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因此,尾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干戈———————。 山河———————,身世———————。 惶恐———————,零丁———————。 人生———————,留取———————。 你还知道那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 比如:江姐,狼牙山五壮士,杨靖宇将军…… 步入仕途 起兵抗元 国家危难 命运艰辛 比喻 形势险恶 境况危苦 对偶 舍生取义 名垂青史 叙事 抒情 叙事抒情 两者交融 1,2:写诗人寒窗苦读考上功名,进入仕途;还写了诗人起兵抗元的经历。 3,4:写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5,6: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忧虑。 7,8:表现他宁死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英雄的气节。 小结:《过零丁洋》一诗,整首都把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诗人是在叙事,还是在抒情,让人分不清哪些是叙事,哪些是抒情。叙事抒情两者交融,浑然一体,从而更深一步地将诗人那一腔爱国热情抒发出来,最后达到了感情的炽点。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被视为诗余小道。 到了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典雅、曲尽情态;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词有词牌。规定了词每句的字数以及平仄。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走近苏东坡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 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 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等地。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 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 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 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诗文有《东坡文集》等。 【作者简介】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 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 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 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望 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 题解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其作用是规定一首词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版高中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单元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4).ppt
- 2011版高中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必修3):阶段质量评估(二)(人教版).ppt
- 2010届高三语文林黛玉进贾府.ppt
- 2011版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课件: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苏教版必修4).ppt
- 2011版高中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第2课《项链》(人教大纲版第四册).ppt
- 2011高考作文素材:2010年《读者》增刊(知识).doc
- 2011版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课件:11《滕王阁序并诗》(苏教版必修4).ppt
-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新人教版必修4).ppt
- 语文:第一专题《肖邦故园》课件3(苏教版必修3).ppt
- 2011版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课件:第2课《诗两首》(新人教版必修1).ppt
- 语文:第3课《实验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课件(沪教版五四制九年级上).ppt
- 语文:第45课《桑树坪纪事》课件(沪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ppt
- 语文:第46课《超然台记》课件(沪教版五四制九年级上).ppt
- 语文:第4课《拥你入睡》课件(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ppt
- 语文: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课件10(人教版八年级上).ppt
- 语文:第5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冀教版九年级下).ppt
- 语文:第4课《香菱学诗》课件(鄂教版九年级下).ppt
- 语文:第7课《孔孟论学习》课件2(北师大版八上).ppt
- 语文:第5课《背影》课件2(北师大版七年级上).ppt
- 语文: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课件16(人教版八年级上).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