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小巷.pptxVIP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街坊小巷

街坊小巷2016年07月28日07:44 来源:浙江散文 薛家柱 据说上城区元宝街是杭城内硕果仅存的一条清代石板路,因胡雪岩故居而出名。窃以为在杭州众多墙门宅院中,胡雪岩故居恐怕是名气最大的,不光面积大、建筑精美,更由于原主人是清代独一无二的“红顶商人”,因而闻名遐迩,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元宝街的拐角是牛羊司巷,名字怪怪的,又窄又短,据说南宋时管理牛羊的机构设在这里,可以想象当年这儿曾有不少牛羊。牛羊司巷前半条为胡宅所占,以元宝街作为分界线;后半条都是平房矮屋,居住的多是平民百姓,仍保留着许多南宋民俗民风。 我在牛羊司巷8号的岳母家中,整整住了18年。每天晨昏,要在元宝街进进出出。那时,元宝街南边的一大片古老民居没有拆除,完全是一片黑压压的高墙、乌瓦。尤其是深夜归来,走在元宝街上,小巷幽深,寂无行人,在高高的昏黄路灯下,只见自己身影长长,只闻自己足音巩巩,倍有一种凄凉、孤独之感,犹如走在历史的隧道,体验着岁月的沧桑、时代的更迭、世事的变迁。 胡雪岩故居占地面积10.8亩,四四方方如同一座古城堡。东连牛羊司巷,南至元宝街,西接袁井巷,北靠望江路。唯独西北方向缺少一个角。左邻右舍都知道这个典故:这儿原来有家小剃头铺,胡雪岩想用重金将这个“角”的土地购到,以求自己庄园的完整,可这个有几分“杭铁头”脾气的剃头匠就是不肯让,结果破了风水。也有说元宝街两头低、中间高,胡雪岩的钱全流淌到中河里去了。反正胡雪岩在自己新建的豪宅只住了不到10年,就败落了。 别看外墙长不过一百米,胡雪岩故居里边房屋层层叠叠,如同迷宫深不可测。里面的建筑和园林精美异常,什么红木厅哟、楠木厅哟、百狮楼哟、四面厅哟,老七间、新七间……外人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进得去很难出得来。 除了东部的楼房、厅堂、馆舍等生活区,西部还有一座名叫“芝园”的园林建筑,假山、池塘、拱桥、花木,再加亭台楼阁,把整个“芝园”装缀得如同人间仙景。1956年那场大台风,这儿可躲几百户人家。2000年重建后,这儿成了杭州市作为文化历史名城的一个实证,也成了风景旅游城市一个闪光的景点。 老百姓习惯称这儿为丞相府,不是指胡雪岩故居,它是清代建造的.而是指南宋宰相秦桧的府第曾在这儿,当年施全刺杀秦桧就发生在附近的望仙桥上。但据专家考证:真正的宰相府应该在望江门直街的北面。宋高宗退位之后,宰相府改建为德寿宫,作为太上皇养老的地方。后来宋孝宗退位也居住在此地,将它攺为重华宫。南宋后毁于大火,前半部改为民居,后半部改为道教的宗阳宫。所以这儿称为新宫桥。宗阳宫毁于晚清兵火,解放后曾在这儿建造杭州工具厂。清末胡雪岩在他故居的后面造了一座三进的房子,赏赐给他的得力助手、阜康钱庄的账房总管汪惟贤。现在这“汪宅”是杭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望江门直街连接鼓楼与望江门,过去两旁多为兵营、苦力与工匠的住处。牛羊司巷一带居住的大多是拉大板车、踩三轮、当泥水木匠、鞋匠、药店倌,甚至捡破烂的,但民风古朴、人情敦厚,一家有事,人人会出面相帮。我在小巷住了十八年,如读一部南宋风俗史的残卷,充分领略旧日杭城的风流遗韵,慢慢参悟其中的内涵。我知道了牛羊司巷、元宝街、望仙桥的来历,也听闻丞相府和胡雪岩宅第的历史沧桑。后来,我写电视剧《济公》、《胡雪岩》,不少故事是听邻居们说的。 时光在小巷静静地流淌。我同街坊邻里们同样过着平静的日子,快活地过好二十四节气的每个节日:春节家家杀鸡、剖鱼、酱猪头、炒花生瓜子山核桃;元宵包汤圆挂灯笼;清明做青团子去上坟;端午节缝香袋、挂苍蒲剑、喝雄黄酒;中秋吃月饼、尝莲藕;甚至七月半还在门口巷边插棒香、重阳节去紫阳山、凤凰山登高览胜、赏桂花、菊花…… 每天清晨,家家户户到自来水站挑水,上公共厕所倒马桶,去望江门外直街买菜。特别是仲夏夜的傍晚,红日落入吴山背后,西天一抹胭脂色霞光,知了尚在整条小巷绿荫里沙沙鸣叫。这时小巷的人全出来了,家家搬出竹榻、门板。巷子中段那口古井的井台丁丁东东响成一片,大家汲水冲去水泥路上的暑气。男的毫无顾忌地裸露上身用清凉井水冲淋,女的相互谈笑赶紧洗涤刚换下的衣服。然后把小方桌,竹椅子往门口一放,家家开始吃晚餐。即使拉车、修鞋、补锅箍桶、卖苦力的,一天活儿干下来,晚饭这一顿可要吃喝得痛快。尽管没有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但一碟葱焖鲫鱼、一盘猪头肉,再配上一壶绍兴黄酒,一口、一口地慢慢地抿着、品味着。这种悠然怡然的神态真是难描难绘,实在令人神往。晚饭后就躺在竹榻上,望着夜空的星星月亮、谈天说地、怀古论今……这就是杭州人生活的一幅风俗画、一帧古风犹存的浮世绘。 邻里之间气氛十分和谐、温馨。我和妻子结婚时左邻右舍俱来帮忙,在院子里架起炉灶洗切烹饪,端盘送碗济济一堂,挤满团团喜气,让我头次体验到小巷人家那种独特温馨。小女儿出生临产很急,当时又没出租车,对门的“大哥哥”(毫无亲戚关系)二话不说,用货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