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梁楼盖的特点与结构设计综述
无梁楼盖结构的特点及其分析设计方法综述
张博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430070)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b-column System
and Design Method Review
Zhang bo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ome methods in common use of slab-column system,and introduc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methods.
Keywords: Slab-column System; Traditional Experimental Coefficient Method;Equivalent Frame Method.
1 前言
无梁楼盖结构体系是指柱间不设置梁,楼盖直接支撑于柱上的双向受力楼盖体系。又称板柱结构体系。由于整体性好、建筑空间大等优点,该楼盖结构广泛应用于商场.多层厂房.和仓库等建筑中。
2 无梁楼盖结构的特点
2.1 结构组成
无梁楼盖板与柱直接相连,楼面荷载可直接由板传给柱及柱下基础,缩短了传力途径。通常为了提高柱顶处板的抗冲切的能力以及减小板跨,往往在柱顶设置柱帽。但如果荷载不大时,也可以不加柱帽。柱帽形式如图1所示。
用于轻荷载 b)用于重荷载 c)用于重荷载
图1 无梁楼盖的柱帽形式
建筑高度比肋梁楼盖小,可以有效的增大楼层内部的空间。平滑的底板很好的改善了房间的采光、通风条件。同时,无梁楼盖也具有结构体系简单.施工简单等特点。
同时,无梁楼盖也有楼板较厚.楼盖刚度较小.柱周边剪应力集中等缺点,并且无梁楼盖没有梁,刚度小,因此当用于较高或有抗震要求的建筑时,宜设置剪力墙。
2.2 受力特点
无梁楼盖是四个点支承的双向板,而双向板肋梁楼盖是由四个边支承的双向板,承受均布荷载时,肋梁楼盖的双向板主要是沿短边方向受力,而无梁楼盖的双向板则主要沿长边方向受力。因此,配筋时二者刚好相反,肋梁楼盖是将短边方向的钢筋放在外侧,无梁楼盖是将长边方向的钢筋放在板的外侧。
由于无梁楼盖与柱直接连接,连续性差,不利于承受水平荷载,并且在板柱节点弯矩过于集中,很容易发生剪切冲切破坏。因此是抗冲切和抗震的薄弱环节,节点的破坏往往是导致结构倒塌的主要原因。
3 无梁楼盖的设计方法
3.1 无梁楼盖的内力分析
计算无梁楼盖时,常将楼盖划分成如图2所示的柱上板带与跨中板带。
图2 板带划分计算简图
3.1.1经验系数法
这是简单的计算方法之一,可以直接手工计算。但该方法只适用于计算规则结构,否则可能产生很大的误差。故采用此法需满足下列条件:
①活荷载不大于恒荷载的3倍;
②每个方向至少应有3个连续跨;
③任一区格的长短边之比不大于1.5;
④同一方向上的最大.最小跨度比不应大于1.2 ,且两端跨度不大于相应内跨;
⑤不规则柱网和柱的偏离值不应大于跨度的10﹪。
经验系数法的计算荷载,按全部均布荷载计算,不考虑活荷载的不利组合。
其计算步骤如下:
计算一个区格的跨中弯矩与支座弯矩的总和
对x方向的总弯矩为:
(1)
对y方向的总弯矩为:
(2)
式中 c——柱帽宽度;
g q——板单位面积上的恒荷载和均布荷载;
lx ly——两个方向的柱距
板柱节点处上、下柱柱端弯矩之和可近似取以下数值:
中柱
边柱
上、下柱的弯矩,可按线刚度进行分配。如楼盖外边缘有悬臂伸出,则边柱节点弯矩可扣除由悬臂荷载引起的弯矩后再分配。
(2)计算出总弯矩后,按表1中所列系数将总弯矩分配给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
表1 经验系数法总弯矩分配表
截 面 柱上板带 跨中板带
内 跨 支座截面负弯矩 0.17 跨中正弯矩 0.18 0.15
边 跨 第一内支座截面负弯矩 0.50 0.17 跨中正弯矩 0.22 0.18 边支座截面负弯矩 0.48 0.05 注:①.在保持总弯矩值不变的条件下,必要时允许将柱上板带负弯矩的10%分给跨中板带负弯矩。
②. 此表为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旅游目的地.doc
- 关系数据库习题解答.doc
- 《最好的下载英文全文文献方法.doc
- 《旅游演艺综述.doc
- 《最完美最容易让人感动的表白句子大全.doc
- 《旅游电子商务2).doc
- 《最小的Lnux操作系统制作过程详解.doc
- 初三上英语阶段考试2014.9.doc
- 《旅游管理专业管理学复习资料.doc
- 《旅游知识.doc
- 微型消防站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附答案).doc
-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复习题(附答案).doc
- 2025年《解剖学》专升本考试复习题(附答案).doc
- 铁路列车员(初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附答案).doc
- 自考《设计原理》09235考试复习题(附答案).doc
- 《MarryMe》歌词文字超级动画.pptx
- 小学二年级语文删字换词阅读理解答题技巧PPT课件.pptx
- 2015款凯迪拉克XTS维修手册A168574-2890864.pdf
- 2025年中考英语写作常考文体提分培优复习专题11 启事类(解析版) .docx
- 2025年中考英语写作常考文体提分培优复习专题25学习与提升(原卷版) .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