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暑假支教实践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暑假支教实践报告

2011年暑假支教实践报告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加榜乡中心小学 刘振国,成文韬,李信,朱荣誉,黄诗婧,孔维纳,余小洁 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社会实践团 彩虹之桥 摘要:为了响应2011年我校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我们园艺林学学院园艺专业的5名大二学生以及生命科技学院的1名同学还有外校的1名大三学生组成了一支7人实践团队-----彩虹之桥,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加榜乡中心小学进行了为期14天的支教服务活动。经过团队成员的踏实工作,我院领导的大力支持指导,小学教师以及当地领导、群众的大力支持,我们顺利完成了这次的义务支教活动,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关键字:园艺林学学院 加榜乡中心小学 支教 一、活动目的 (1)利用大学生假期时间,为农村教育现状的改变等添砖加瓦。 (2)发动更多的大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并投身于偏远地区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中改变仅以教学单位和教育部门参与教育工作的现状。 (3)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发现农村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外界反馈,以便让有关部门提早采取相关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4)促进大学生与农村教师学生的交流,使我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获取一些初步的教育经验,为我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5)通过支教志愿者,让山区的孩子了解更多的外界知识和信息,让孩子度过一段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期,也是当地山区的老师们给予教学方面的交流。 二、活动经历 (一)前期准备 5月1日-5月3日 组建团队 5月1日-5月15日 构思活动方案、拟详细计划书、资金预算、联系对方学校、联系其他爱心组织 5月10日-5月20日 明确人员分工、联系学校商定具体事宜 6月15日-6月20日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支教经验(主要通过与高年级参加过支教活动的学长谈话、徐本禹老师的讲座、红杜鹃爱心社社团交流) 5月20日-7月初 经济范围内力所能及的资助物品收集 6月20日-7月初 采购文具及相关物品 (二)我们的教学 作为2009级大二的学生,我们有幸成为活动的成员。为了此次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我们进行了精细的前期策划活动。虽说我们的备课还是比较充分的,心里准备也有,但7月12日临行时还是难免忐忑不安,毕竟第一次站在教室当老师,而且我们其中大多数也是第一次来到大山。那里的孩子会欢迎我们吗?我们会适应那里的生活吗?我们带去的知识孩子们能接受吗?·······这些我们都不清楚,但必须清楚的是我们要带给孩子的是什么。教育是改变贫穷落后地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帮助需要得到帮助的山区孩子,让他们得到更多人的帮助,不仅是知识,但更多的是给孩子教育最本质的功能,让山区孩子体会到教育一词的真正内涵。长途跋涉,颠簸了几天,我们终于在7月14日晚到达了我们期望已久的加榜乡中心小学。第二天早上,伴着清晨爽朗的朝霞,我们走进了这所学校,四周完全是被青山包围,旁边一条小河哗啦啦的流淌着,学校正方三栋教学楼整齐而庄严的立在那里,教学楼侧面是一排有着名族特色的木屋,那是老师们的宿舍。教学楼前方是一块草坪,一群一群的孩子在上面打闹着,偶尔有三五个小学生静静的坐在花坛旁,文静而内向。草坪两侧是两个篮球场,一群穿着球衣的老师学生正在练习呢,听说是为一场篮球比赛做准备。有一种感觉似乎很亲切,像是回到了童年,也像是来到了所谓的桃花源。也许是看到了这里的孩子才会有的感觉。他们穿着朴素,脸上显露出泥土的颜色,也有着阳光的朝气,黑的很可爱,他们有的很爱笑,笑得时候就会露出洁白的牙齿,那种白和他们黑的肤色形成很鲜明对照,有的因为换牙掉了前面的门牙,笑得时候还不好意思的捂着小嘴。他们活泼热情,充满灵气。纯洁,是这里孩子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原以为和他们交流比较困难,事实是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当谈到家庭成员时,虽有了解但仍会感到心酸,他们大多父母外出打工,有的只有姐姐在,有的只有外婆在,有的家人都出去了,只能住亲戚家,这样的家庭环境培养出来的孩子竟然会如此的乐观开朗。我一直认为一个孩子的性格思想和他们的父母的关爱是密切相关的。不用怀疑的是这依然是个真理。但当看到他们家乡这么美丽的山,这么美丽的水,更加美丽的人,我们可以想到,他们的童年是快乐的,自由的,丰富多彩的。下课了同学们一起玩游戏啊,一起笑啊闹啊,一起打球跳绳,放学了小伙伴们一起去打渔,一起去游泳洗澡,他们个个都是游泳高手,还没有课桌高的孩子跳进水里像个小青蛙似的游的多自在,有的小女孩子在水里面个个像美人鱼似的。当然,这里美丽的山,美丽的水,美丽的人情,都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不是只有一个,而是一部分,是一个趋势。如果一个孩子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闷闷不乐,他可能会想到寨子里其他孩子也这

文档评论(0)

wang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