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步步高2015届高考历史人民版,福建专用一轮复习配套文档专题十二第26讲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
专题概览
春秋、战国 汉代 宋、明 明末清初内容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继承发展了儒家思想,与其他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发展为“理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使儒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思想家批判发展儒家思想,使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主旨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儒家思想也不断地吸收新内容,兼容并蓄,不断演变,并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 第26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
[考纲要求]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考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孔子
2.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并提出“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3.荀子
4.道家、法家、墨家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内容 影响老庄之学 老子 “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庄子 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 法家思想 韩非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法”“术”“势”合一,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墨家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 汉代以来,逐渐湮没失传 [思维导图]
1.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2.百家各派的社会地位
史料一 子曰:“仁者爱人。”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
解读 史料反映的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仁”和“礼”,即“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该史料还体现出“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礼”以仁为基础,“仁”以礼来维护。
史料二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
“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韩非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解读 史料表明,孔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影响四季万物;韩非认为天是永恒的,不会消亡;“天法道”,老子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即天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三者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史论1 百家争鸣的社会条件
(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3)阶级关系:士阶层活跃,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受到诸侯们重用。
(4)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起,平民百姓开始接受教育。
史论2 孔子的思想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1)孔子的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其思想核心是“仁”和“礼”。
(2)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这是其仁的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
(3)他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这是仁的思想在教育方面的体现。
(4)他主张“克己复礼”,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仁”。
(5)主张“中庸”,通过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保持“仁”的常态化。
史论3 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表现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中珍贵的历史遗产。春秋战国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争权夺位和争财夺地此起彼伏。在争斗中,民众的向背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1)孔子的民本思想: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孟子的民本思想:民贵君轻,痛恨暴政和战争。
(3)荀子的民本思想:“君舟民水”。
史论4 诸子百家思想中相互对立的观点
(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制,强调严刑峻法。
(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
(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自然”。
(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1. (2012·海南高考)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概论精讲25在线作业.doc
- 《最佳减肥方法一2).doc
- 《概论考试标准.doc
- 《概论自测练习五.doc
- 机械基础知识制图复习题集大黄.doc
- 《最佳十大减肥方法.doc
- 《概论试卷二和答案.doc
- 机械基础复习资料含习题答案李世维版.doc
- 《概论试题15.doc
- 《最佳十大减肥方法2).doc
- KENWOOD建伍KDC-130UB,KDC-130UG,KDC-130UR,KDC-153RCD 收放机Dutch, English, French, German, Italian, Portuguese, Russian, Spanish, Ukrainian (Quick Start Guide) Europe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德国metronix通用智能伺服驱动器ARS2000样本.pdf
- 高美迪亚 DVR6628车载录像监控模块使用说明书.pdf
- 台达C2000变频器产品特色及在油田行业中的应用.pdf
- 阿沃德 雷诺德多功能运动控制器(用工具).pdf
- ABB高压电机 AMS 同步电动机(英文介绍).pdf
- KENWOOD建伍KDC-BT430U,KDC-BT530UCD 收放机Dutch, English, French, German, Italian, Portuguese, Russian, Spanish, Ukrainian (Quick Start Guide) Europe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KENWOOD建伍DDX394,DDX417BT,DDX517BT,DDX574BH,DDX594,DDX7051BT,DDX751WBTL,DDX774BH,DDX794多媒体Spanish (Instruction manual) America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光伏汇流采集器说明书.pdf
- 腾控科技--SDP106安装使用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