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计算书讲义.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计算书讲义

预应力框架梁张拉计算书一、张拉计算常量预应力钢材的抗拉强度1860 N/mm2(在施工计算中应以原材实验数据为准)锚下控制应力бk=0.75fptk=0.75*1860=1395 Mpa(设计图纸要求)预应力钢材的截面积Ap=140mm2 (设计图纸)预应力钢材的弹性模量 Ep=195300MPa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系数的影响k=0.0015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μ=0.25二、计算所用公式1、P的计算P=бk*Ap*n*b (公式1)P ——张拉力(N)бk——锚下控制应力(N/mm2)Ap——预应力刚才的截面积(mm2)n ——每股预应力钢材的跟数b ——超张拉系数,本工程不超张拉取1.02、平均张拉应力Pp的计算Pp= (公式2)其中P——预应力钢筋张拉端的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μ——预应力钢材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3、预应力钢材理论伸长量计算△L= (公式3)其中△L——预应力刚才的理论伸长量(mm)Pp——平均张拉应力(N),直线筋去张拉端的拉力;曲线筋采用公式2进行计算。Ap——预应力筋的截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三、计算过程1、本工程预应力梁的形式分为27m单跨单端张拉、28m单跨两端张拉、27m+27m两跨中部单端张拉、27m+24m+27m预应力连续梁、27m+24m+27m+27m预应力连续梁。每股钢绞线的伸长量即为单根钢绞线的伸长量,伸长量计算采用计算单根钢绞线理论伸长量的方法;计算过程:a、按照图纸对预应力筋进行分段; b、确定计算钢绞线大单元的平衡点位置; c、计算每个分段的长度x及θ值 d、计算每个分段的理论伸长量,并相加,2、具体计算过程如下:注:每个分段的起点张拉力P始=P前终*(e-(kx+μθ)),即为前一段终点的张拉力;曲线段平均张拉应力Pp= P始 *(1-e-(kx+μθ))/(kx+μθ);直线段平均张拉应力pp=P始;每股钢束编号资左向右分别为N1、N2、N4、N3;27m单跨单端张拉计算:张拉端的张拉力P=0.75fptk*Ap=0.75*1860*140=195300N根据图纸对预应力筋进行分段,根据公式1、公式2和张拉力的计算原则得出如下计算表:N1/N3钢束张拉力计算表分段P始(N)kμx(m)θ(rad)kx+μθe-(kx+μθ)P终(N)Pp1195300.0 0.00150.252.240 0.000 0.0034 0.997 194644.9195300.0 2194644.9 0.00150.2513.036 0.175 0.0632 0.939 182726.3188622.9 3182726.3 0.00150.251.000 0.000 0.0015 0.999 182452.5182589.4 4182452.5 0.00150.2513.036 0.244 0.0806 0.923 168317175289.7 5168317.0 0.00150.250.500 0.000 0.0008 0.999 168190.8168253.9 表1根据(公式3)和表1,得出N1/N3钢束理论伸长量计算表:N1/N3钢束理论伸长量计算表分段PpEp(N/mm2)Ap*Ep(Mpa)Pp*L伸长量mm1195300.0 1963002748200043747200015.92 2188622.9 19630027482000245888761489.47 3182589.4 196300274820001825893616.64 4175289.7 19630027482000228507710183.15 5168253.9 1963002748200084126946.53.06 总伸长量   198.24 表2根据图纸对预应力筋进行分段,根据公式1、公式2和张拉力的计算原则得出如下计算表:N2/N4钢束张拉力计算表分段P始(N)kμx(m)θ(rad)kx+μθe-(kx+μθ)P终(N)Pp1195300.0 0.00150.252.128 0.000 0.0032 0.997 194677.6195300.0 2194677.6 0.00150.2511.425 0.258 0.0817 0.922 179403194677.6 3179403.0 0.00150.251.000 0.000 0.0015 0.999 179134.1179403.0 4179134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