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紫菜转录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紫菜转录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紫菜转录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前言紫菜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原红藻纲(Protoflorideophyceae)或称红毛菜纲(Bangiophyceae),红毛菜目(Bangiales),红毛菜科(Bangiaceae)。目前,已经确认的物种有117个()),常见种类包括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和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等(Sahoo et al., 2002; Blouin et al., 2011; Sutherland et al., 2011)。紫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大型经济海藻,全世界紫菜的年净产值约13亿美元(表1)。现代分析技术研究显示,P. yezoensis蛋白质、紫菜多糖含量丰富,而脂肪含量相对很少,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干重的36%,是一种典型的低脂类营养保健食品(高淑清和单保恩, 2004; 童冠文, 2010)。同时紫菜中丰富的多糖经现代医学药理分析表明,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毒、调节免疫、消炎和抗衰老等多种药物功能(周慧萍和陈琼华, 1990; Yasuko et al., 1993; 肖美添等, 2003; 王长云和管华诗, 2000)。在我国两个主要的栽培品种是P. haitanensis和P. yezoensis,其中P. haitanensis为我国特有种,P. yezoensis每年的产量近7,000 t干重,而P. haitanensis则达到55,000 t,仅这两种紫菜每年的净产值就达2.6亿美元。P. yezoensis是日本和韩国的主要栽培品种,其年净产值分别达到8.4亿和 2.1亿美元。表1 紫菜年产量统计表(引自 Blouin et al., 2011)国家种类总产量(吨(干重)/年)总产值(国家)20002002200420062008日本P. yezoensis29,03632,05925,62029,83225,8858.41亿美元韩国P. yezoensis13,04821,00022,85521,75622,4242.09亿美元中国P. yezoensis3,5705,2245,4875,8686,9392.58亿美元P. haitanensis38,33452,41364,91970,87155,071总计83,988110,696118,811128,327110,31913.07亿美元紫菜的生活史由两个世代,即孢子体世代和配子体世代组成,属于异形世代交替,以P. yezoensis为例,其生活史如图1所示。紫菜基因组相对较小(如P. yezoensis仅有3条染色体,约2.6×108bp),种系发生时间短(1-3 个月),在实验室对生长发育进行可控调节,相对比较容易获得纯系,且紫菜原生质体的制备技术已经基本成熟(Sahoo et al., 2002; 汤晓荣等, 2006);同时,由于作为潮间带藻类的紫菜,其生存环境中经受盐度、温度和辐射等环境因子的剧烈变化,使其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抗逆特征;又因为紫菜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使其成为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的理想模式物种(Sahoo et al., 2002)。图1 条斑紫菜生活史简图(引自 Sahoo et al., 2002)随着后基因组学时代的来临,相继出现了以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为代表的各种组学技术, 其中转录组学是率先发展起来以及应用最广泛的技术(Lockhart and Winzeler, 2000)。过去十几年中,转录组领域关于藻类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利用微阵列(Microarray)、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 sequence tags, ESTs)等技术来寻找藻类新基因或进行基因表达水平研究,这些研究中多以藻类在胁迫条件下的基因表达为主。同时,随着最新一代测序平台的发展以及市场化运作,以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测序技术被应用到藻类研究中来。本文重点针对紫菜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了解目前紫菜作为模式生物,在转录基因组学方面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Kitade et al., 2008)。2. 紫菜的表达序列标签(EST)研究藻类的表达序列标签(EST)研究工作一直是热点,也获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对于紫菜的研究工作开展也较多,多数工作集中于紫菜cDNA 文库构建及获得了大量的EST 信息(Niwa and Aruga, 2003, 2006; Niwa et al., 2005,2008),以下选取近年来典型的紫菜EST研究作介绍。为了揭示紫菜生活史的分子调节机制,Asamizu等人构建了P. yezoensis孢子体EST文库,获得了10,625条EST序列,并将获得的孢子体 ES

文档评论(0)

jiulam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