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综述
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综述 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综述
武术拳种的流派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附于它的地域性,地域性是中国武术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以地域文化研究为切入点对中国武术文化研究成果进行总结:郭志禹、郭守靖提出,地域文化——武术文化——地域武术文化的新思路;张胜利、郭志禹根据地域武术文化在宏观层面上构建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的“立”字研究模式;申国卿提出地域武术文化研究以“发展”为主题的方向特点,又在“中国体育科学”上发表了地域武术文化的发展规律和转型机制,反映了地域武术文化蕴含的传统文化精华是当代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目前,以地域武术文化为博士、硕士论文题目的研究陆续发表,也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的研究有陇右、燕赵、荆楚、浙江沿海地域武术文化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地域特点、战争、人居迁移、宗教等因素进一步分析对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的影响,以期为今后地域武术文化研究提供借鉴。
研究方法
通过收集资料和查找文献,对中国地域武术文化进行研究与分析。
研究与分析
地理环境特点对武术文化的影响
中国武术中盛行的“南拳北腿,东枪西棍”的武谚,恰到好处地概括了由于地理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南北、东西武术的地域性差异。凌扬藻在《蠡勺》中指出:“技击之有南北二派,实由于天时地理之关系,出诸天演之自然,非人力之所能为也。”明代唐荆川的兵家典籍中描述《武编》记述:“山西刘短打,用头、肘六套”,“赵太祖长拳,山东专习,江南亦多习之”。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中也记述明代的武术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富有地域性色彩。
广东等地海洋环抱的地理环境因素则又赋予了岭南武术进取务实的发展特点。而“陇上拳家存古意”之说,也正是陇右地理环境特点对于该地域武术文化特色影响的真实写照;甘肃天水地区的壳子棍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孤岛型”发展方式也是非常独特的地域武术文化现象。
3.兵戈纷争对地域武术文化的影响
持续不断的军事战争对于中华地域武术文化的发展及其特征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俞大猷的《剑经》等,被奉为传统武术的经典据。《中国历代战争史》记载,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2061年间,发生在中州的战争位居榜首。中原战争频繁的战争促成了陇右的尚武传统,《汉书 地理志》、《通典 州郡四》中皆有陇右各地“修习战备,高尚气力,以射猎为先”,“多尚武节”、“名将多出焉”等文字记载。韩雪在对中州武术的分布、地域特征做了系统研究的基础,论证了地理环境的一般影响、社会风俗的作用、政治经济的左右是中州武术文化的成因。郭德兵在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研究中也做了一些探讨。
戚继光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军事家先后被派赴吴越定倭,残酷的军战启发着这些武艺高强的将领纷纷开始了针对性极强的军事武艺训练。南宋岳飞的精锐之师被誉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自宋以来,中国武术的表演性和娱乐性功能一贯在吴越地域有着突出的展示。《中国武术史》中写道:“偏安南方长江流域的汉族政权多享乐苟安,崇尚声色玩乐。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娱乐性武术得到了较大的促进。”
3.移民运动对地域武术文化的影响
遭受长期战争的折磨,民族迁徙是人们想出逃离苦难的结果。伴随着外来人口和异域文化的涌入,吴越地域的居民构成已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自然而然地吸收百家武艺之长并潜移默化地勃发出文化融合的动力。从东吴到南宋,著名的永嘉之劫、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又为吴越带来了三次空前的移民潮流;明末倭乱之际,强悍的日本刀法的引入和武术“手搏”之技外传东瀛。巴蜀武术的拳种分布也呈出了明显的地域特点——川西以成都为中心,其拳种风格接近南方拳种,以灵巧技法为主,代表拳种如火龙拳。位于北方的燕赵地域同样表现出了与巴蜀、吴越武术相似的文化交融特征。如:祁家通背拳始传于河北冀梁,经过与江南郄蛮子以枪换拳以及从河南马氏学习刀法等过程,在广泛吸收多家之长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枪、刀、手为一理的祁家通背拳种,少祁派刚中寓柔的特点则又体现了燕赵武术的融汇贯通传统。
3.农村、城市武术文化的转变
宋代农村武艺结社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建立的,除弓箭社外,北宋末至南宋初,各地乡村居民还组织寓兵于农的抗金武艺组织“忠义巡社”,遍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诸城,发展规模甚大。农村武艺结社组织的出现,推动了我国民间武术的大力发展。武术陆续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发展,但到民国时期,城市武术组织的大量派生,改变了原来武术主要在农村传习、自生自灭的情况,形成了以城市武术组织为中心,推动武术的普及和发展。如中央武术馆与精武体育会分别建在北京、上海,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所具有的显著优势地位的城市,更为突出了武术传播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3.宗教对地域武术文化的影响
宗教文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代阐释问题研究.doc
- 中国古代文学智者形象在电影中的重塑.doc
- 中国古代文学文化价值的当代阐释.doc
- 中国古代文学比附批评与广告营销的互动教学研究.doc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实现路径探讨.doc
- 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思想的成因.doc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doc
-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研究.doc
- 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doc
- 中国古代法制特点及廉政制度之浅谈.doc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2课时 点的坐标特征.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3课时 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4.3 一次函数的图象 第1课时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ppt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三)讲义第15讲7.1.1条件概率(学生版+解析).doc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三)讲义第19讲8.1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8.1.1变量的相关关系+8.1.2样本相关系数)(学生版+解析).doc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2课时 加减消元法.ppt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一)2025年秋季学期讲义第01讲1.1.1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学生版+教师版).doc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1课时 代入消元法.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3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3).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4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第2课时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