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生物学实验五细胞膜的通透性实验山东大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五——细胞膜的通透性实验13生物基地 201300140059 刘洋 2015-04-29同组者:吕赞实验目的1.了解溶血现象及其发生机制。2.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实验原理细胞膜是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选择通透性屏障,是一种半透膜,可选择性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将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水分子大量渗透到细胞内,可使细胞胀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中,溶液由不透明的红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溶血。由于溶质渗透入细胞的速度不同,溶血时间也不同,因此,发生溶血现象所需的时间长短可作为测量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一种指标。本实验选用红细胞作为细胞膜渗透性的实验材料,将其放入不同的介质溶液中,观察红细胞的变化。溶血(Hemolysis)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可由多种理化因素和毒素引起。在体外,如低渗溶液、机械性强力振荡、突然低温冷冻(-20℃~—25℃)或突然化冻、过酸或过碱,以及酒精、乙醚、皂碱、胆碱盐等均可引起溶血。哺乳动物血浆的等渗溶液为0.9%NaCl溶液,红细胞在低于0.45%NaCl溶液中,因水渗入,红细胞膨胀而破裂,血红蛋白逸出。在体内,溶血可为溶血性细菌或某些蛇毒侵入、抗原-抗体反应(如输入配血不合的血液)、各种机械性损伤、红细胞内在(膜、酶)缺陷、某些药物等引起。溶血性细菌,如某些溶血性链球菌和产气荚膜杆菌可导致败血症。疟原虫破坏红细胞和某些溶血性蛇毒含卵磷脂酶,使血浆或红细胞的卵磷脂转变为溶血卵磷脂,使红细胞膜分解。实验用品1.材料鸡血红细胞2.试剂0.85%NaCl溶液、0.085%NaCl溶液、0.8mol/L甲醇溶液、0.8mol/L丙三醇溶液、6%葡萄糖溶液、2%TritonX-1003.器材试管、试管架、滴管、显微镜、离心机。实验步骤1.取鸡血6ml,加0.85%NaCl溶液4ml,在1000r/min条件下离心5分钟;(RBC压积量不少于0.6mol)2.将上述离心后的红细胞按沉淀量配成50%浓度;(总体积应不少于1.2ml)3.每组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如下溶液各3ml:(1)0.85%NaCl溶液(2)0.085%NaCl溶液(3)0.8mol/L(0.3mol/L等渗)甲醇溶液(4)0.8mol/L(0.3mol/L等渗)丙三醇溶液(5)6%(5%等渗)葡萄糖溶液(6)2%(1.5%等渗)TritonX-1004.向上述6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0%红细胞悬液1滴,轻摇混匀,观察试管中是否有溶血现象发生(观察时间1小时),记录溶血时间,并于显微镜下观察各溶液的细胞。实验结果0.85%NaCl溶液0.085%NaCl溶液0.8mol/L甲醇溶液2%TritonX-1000.8mol/L丙三醇溶液6%葡萄糖溶液0min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编号溶液类型是否溶血溶血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分析10.85%氯化钠溶液不溶血/作比色用,颜色暗红,浑浊,不透明20.0085%氯化钠完全溶血3s溶液透明,颜色鲜红,由于浓度较大,细胞完全溶血30.8mol/L甲醇完全溶血4s前期细胞部分溶血,然后细胞完全溶血40.8mol/L丙三醇部分溶血10min浓度较小细胞部分溶血56%葡萄糖溶液部分溶血/浓度较小细胞部分溶血66%Triton X-100完全溶血2s表面活性剂,结果不明显,溶液浑浊,但颜色鲜红结果讨论1.由于细胞在等渗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发生溶血,因此本次的实验的时间为一小时,所以在1小时的时间内应该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时间,做好计时工作。2.实验中有甲醇组反应较快,重做好几次。3.再将红细胞的沉淀物放入实验组的溶液中时,应该将混匀再开始观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