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陶渊明41岁。这年十一月,爱好自然的陶渊明不堪社会的动乱与污浊,毅然辞去彭泽令之职,这是他第四次辞官,也是最后一次,自此归隐田园再未出仕,以一首《归去来兮辞》展开了他躬耕自资的农村生活,只留给后人许许多多的清新田园诗。
归隐是因为“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因为“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因为“世与我而相违”,而“园林无世情”。归去可以脱离污浊的官场和红尘俗世,可以“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可以回归本性、回归自然,所以他此后所作的若干田园诗平淡自然、感情真挚,情、景、理交融,远离尘俗,却又在自然中阐发深刻的哲理,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平淡与醇美两方面。
??? 一、陶渊明田园诗之平淡
??? 陶渊明田园诗开创了诗歌的意境美,其韵味醇厚而又自然宁静。他的诗常常取自自然和平常的生活,但看似信手拈来的随意之笔,却又无处不透露出诗人细巧的心思:取景,山水田园远近相依,既有草庐村舍,又不乏自然之美;记事,家长里短有情有趣,既有田耕之乐,又充满生活气息。诗人把所见所闻巧妙组合,呈现新的意境,给人以美感。朱熹的《朱子语类》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就是说其诗风的“平淡”,表现自然,毫无矫饰。
??? 平淡可分为平实的景物和平常的人事两方面。
??? (一)平实的景物
??? 陶渊明田园诗中描写之物象,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抬眼可及的,从堂前屋后,到田间菽稷,房舍村落,远山炊烟,点染勾勒间,落笔看似随意,却又错落有致。
??? 近处,有描写居住的房舍院落的,还未走出篱笆墙,诗人就已经洋洋洒洒留下许多好诗了,如《时运》中写道:“斯晨斯夕,言息其庐。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横床,浊酒半壶。”这里写的就是院内的景物,无论晨昏,简朴的草庐清净的令人止息,竹林的清荫遮住了庭院,一边是药栏一边是花圃,横放在琴架上的是素琴一张,旁边有浊酒半壶。。。。。。平实的景物,平时的生活,没有什么比这更简单,更真实了,但落笔之间又让人感觉如世外桃源般清新纯美。还有《归园田居》(一)中所描写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诗人对草屋茅舍,榆柳桃李,远村炊烟,鸡鸣狗吠的白描,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农村恬静美丽的风景画,农村是那么恬美、宁静,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袅袅炊烟依依升起,从幽深的小巷中偶尔传来几声狗吠,阵阵鸡鸣随处可闻,似乎从桑树的树梢传来,让人不由得想起小时候郊游的村落,亲切之感油然而生。让人留恋往返,驻足神往。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远一近;“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动写静,简直达到了化境。作者眼之所见、耳之所闻,细细读来,犹如身临其境。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也都诗意盎然了,仿佛自己要将置身于世外桃源了。诗人那纯净的心地、平和的心境,与简朴恬静的田园风光交融在一起,给人一种无限回味之感,充满了欣然畅快之情。再如《饮酒》(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在东篱下采菊,悠闲自得,偶尔抬眼便是南山的美景,时值傍晚山岚间氤氲绵绵,结伴成群的飞鸟纷纷归来,怎样一副怡然自乐的画卷啊!诗人由衷地赞颂了农村生活和恬淡的环境,同时将农村那宁静平和的生活表现得诗一般优美,令人神往。
??? 出了村子,便是描写田间耕种之景象。既是归耕,自然是亲自下田,田间劳作。既是每日生活,诗中自然是少不了与耕种有关之事了,如《桃花源诗》中:“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极目远望,是桑树茂盛,垂下的枝条阴影相接,连成了片片树荫,春蚕可以结茧收取长丝,俯视田间,豆子与谷物按时播种,秋收后也不用缴纳王税,欣欣向荣之境令人心驰神往,虽“秋熟靡王税”是有些想象的意境,但此情此景却是来自日常之生活。再有《归园田居》中也不止一次提到田间的农作物,如“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等等,辛勤劳动自然会有所收获,耕地日渐拓广,桑麻一天天长高,而草盛豆苗稀的遭遇也是不可避免的现实,诗人每每以平常之心看待平实之物,心情愉悦时所见也是“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广阔美丽的稻田吹来远方的清风,茁壮的麦苗也仿佛在欢迎新春,句句都不忘歌颂美好的田园。
??? 放眼远望,更有描写大自然中的景色。劳作之余,诗人也会相约三两个近邻好友四处走走,所过之处皆留有好诗篇,如《时运》中所写:“山涤馀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写的就是诗人踏青所见,山峦间剩余的烟云已被涤荡,只是一抹淡淡的云让天空还有些许的不明亮,南方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一片新绿起伏不定,山间早春的清晨,宁静而清新。因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所以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