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应力状态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7 强度理论 相当应力 一、最大拉应力理论 ( 第一强度理论 ) 试验表明,材料的破坏失效不仅与材料性质有关,而且还与应力状态有关 从可观察到的破坏现象,可归结为两类:脆性断裂与错动屈服。人们针对这两类破坏的机理进行探讨研究,提出了多种关于材料失效原因和判据的假说,一旦被实践验证,就成为强度理论。常用的强度理论按破坏形式大致分为针对脆性断裂的理论和关于错动屈服的理论两类。 脆性材料如铸铁、石材在拉伸和扭转时会发生脆性断裂;但在受压时则发生错动脱开,三向受压时甚至会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 低碳钢等塑性材料,在一般情况下的破坏表现为屈服失效,发生显著的塑性变形;在三向受拉时却会产生脆断而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在任何应力状态下,材料发生脆性断裂的主要原因是最大拉应力达到极限值。 失效判据(断裂条件): 该极限值可通过单向拉伸破坏试验得到,即发生脆性断裂时材料的强度极限σb。 强度条件: 该理论与脆性材料在二向或三向拉伸时的破坏符合;若存在压应力,只要最大压应力的大小不超过最大拉应力,该理论同样适用;也适用于塑性材料在(或接近)三向等拉应力状态时的场合。 6.7 强度理论 相当应力 二、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 ( 第二强度理论 ) 在任何应力状态下,发生脆性断裂的主要原因是最大伸长线应变达到极限值。 失效判据(断裂条件): 该极限值可通过发生脆性断裂的单向拉伸破坏试验得到。 强度条件: 该理论符合脆性材料在单向受拉应力状态时的脆性断裂破坏,且较好地解释了岩石等脆性材料在单向受压时沿纵向开裂的脆性断裂现象。但在其他受力场合下与实际情况吻合程度较差。故这一理论适用范围有限。 用正应力表示的失效判据 由于早期的工程材料主要为砖石、铸铁等脆性材料,人们观察到的破坏现象多为脆断。所以早期提出的强度理论如第一强度理论和第二强度理论都是针对脆性断裂破坏的理论。这一类理论说明材料的脆性断裂只有在以拉伸为主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随着低碳钢等一类塑性材料大量用于工程,出现了以屈服失效或发生显著塑性变形为标志的破坏形式,又发展出相应的强度理论。 6.7 强度理论 相当应力 三、最大切应力理论 ( 第三强度理论 ) 在任何应力状态下,发生错动屈服的主要原因是最大切应力达到极限值。 失效判据(失效条件): 对塑性材料该极限值可通过发生错动屈服失效的单向拉伸破坏试验得到。 强度条件: 最大切应力理论又称为屈雷斯加(H.Tresca)屈服条件,适用于塑性材料在三向等拉应力状态以外的所有情况下的破坏。相应强度条件形式简单,且偏于安全。 用正应力表示的失效判据 6.7 强度理论 相当应力 四、畸变能密度理论 ( 第四强度理论 ) 在任何应力状态下,发生错动屈服的主要原因是畸变能密度达到极限值。 失效判据(失效条件): 对塑性材料该极限值可通过发生错动屈服失效的单向拉伸破坏试验得到。 畸变能密度理论又称为米塞斯(Von.Mises)屈服条件,适用范围与最大切应理论相同,且更接近试验结果。 用正应力表示的失效判据 强度条件: 6.7 强度理论 相当应力 五、莫尔(Mohr)强度理论 莫尔强度理论是以几种典型应力状态下材料的破坏试验结果为依据,而建立的带有一定经验性的强度理论。 强度条件: 莫尔强度理论可以看作是最大切应力理论的发展,考虑了材料拉压强度不等的因素。 当 时,有 6.7 强度理论 相当应力 强度理论的应用 对脆性材料: 在三向压缩应力状态下材料的破坏为屈服失效,应采用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 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最大和最小主应力分别为拉应力和压应力的情况下,宜采用莫尔强度理论。 在其他应力状态下材料的破坏为脆断,采用第一强度理论。 对塑性材料: 在三向等拉应力状态(或接近)下材料的破坏为脆断,应采用第一强度理论。 在其他应力状态下材料的破坏为屈服失效,采用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 上述观点,在现行工程设计规范中都有所反映。应当指出,在不同的情况下究竟如何选用强度理论,这并不单纯是个力学问题,还与有关工程技术部门长期积累的经验和相应规定有关。不同的行业部门看法也不完全一致。如对钢梁的强度计算一般采用第四强度理论,而对压力容器多采用第三强度理论。 6.7 强度理论 相当应力 相当应力 主应力强度条件 相当应力 (Tresca应力) (Mises应力) 6.7 强度理论 相当应力 相当应力 单向拉伸应力状态 塑性材料 单向压缩应力状态 纯剪切应力状态 铸铁材料 简单应力状态下,按正应力或切应力建立的强度条件符合相应的强度理论 l t 例:图示钢制圆柱形薄壁容器,受均布内压 p=3.6MPa 的作用。其平均直径 D=500 mm,材料的许用应力[σ]=160 MPa 。试确定容器的壁厚 t 。 p p 解:求横截面和纵截面上的应力 取单元

文档评论(0)

taotao0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