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讲 80年代台港文学 第二课时 台港小说 (一)80年代台湾小说新格局: 1、艺术观念多元化,表现形式多样化,严肃文学通俗化。 2、光复后接受高等教育的新生代作家成为文坛生力军。 新的小说潮流出现。 代表作家:李昂 、张大春、朱天文、朱天心、袁琼琼、苏伟贞、黄凡、林燿德、廖辉英、平路、张曼娟、吴念真等。 台湾八十年代四大文学潮流和主题 1、乡土文学的延展; 2、都市文学的繁盛; 3、政治文学的勃兴; 4、新女性主义文学的崛起。 参见刘登翰、庄明萱、黄重添 林承璜主编:《台湾文学史》(下),海峡文艺出版社,第531页。 全球性:80年代大陆、台港文学语境特征 1、文学多元并存的发展格局; 2、都市文学的繁荣与表现领域的扩展; 3、个人化写作的倾向加重; 4、新生代作家群体形成; 5、大众文化的繁荣消弭了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界限。以上都具有后现代文学特征的文学现象。 参见朱水涌:《叙事与对话——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 南京大学出版社,第70页。 (二)主要思潮、流派 后现代主义思潮: 背景:台湾由工业文明步入后工业文明; 内容:对后工业文明状况的描绘、反映和省思; 艺术特色:拼贴、组合等艺术手法的大量运用。 注意:区别于台湾60年代现代派思潮。 后现代主义文学常识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无论在文艺思想还是在创作技巧上,后现代主义文学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主流学术界曾经不区分“现代”和“后现代”两个概念,但由于二战之后文学发展的特征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现代主义”所能涵盖的范围,因此将后现代主义文学看作一个独立的文学思潮,和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并举。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不确定的创作原则; 2、创作方法的多元性; 3、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流派主要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魔幻现实主义 如果说现代主义是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后现代主义则是以“语言”为中心。这便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1.情色小说 背景:1987年“解严”;1988年解除报禁; 内容:反映女性的觉醒意识和性解放观念; 艺术特色:注重心理刻画和性心理的描写。 代表作家作品:平路《行道天涯》;李昂的戴贞操带的魔鬼系列《北港香炉人人插》。 2.后设小说; 涵义:后设小说是以小说探讨小说的小说,即作家直接在作品中对小说创作中的一些问题加以讨论。大陆叫“元小说”。 内容:“以各种方式处理虚幻和现实之间的交融和冲突。” 艺术特征:质疑写实传统,强调作品的虚幻性和自我指涉功能。 代表作家作品:黄凡《小说实验》;张大春《写作百无聊赖的方法》。 3、政治小说: (一)革命历史小说; (二)“工人文学”; (三)“老兵文学”; (四)“教育小说”; (五)爱国、民主政治运动小说; 新型政治文学 (六)“牢狱小说” ; (七)“二·二八小说” ; (八)“人权小说”; (九) “两岸情结小说”。 (三)作家作品:李昂的小说 李昂重要作品 1.《杀夫》 : 林市--陈江水 小说深刻表明:“杀夫”并非仅仅发生在林市一个人身上的悲剧,而是生活在男权统治下的中国女性悲惨命运的一个缩影。 2.《迷园》: 最有影响力的长篇,它以爱情为主线,同时具有深刻的政治内涵,迷园的兴衰史代表着台湾命运的变迁史。 张大春的小说 一、早期:社会写实; 《悬荡》、《鸡翎图》 二、80年代:魔幻写实; 《将军碑》、 《四喜忧国》 三、80年代末:后设小说; 《写作百无聊赖的方法》 艺术特点:将通俗文学与纯文学技巧交织 作品《四喜忧国》、《将军碑》 莫言:台湾最有天份的作家 “张大春像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是台湾最有天分、最不驯,好玩得不得了的一位作家。跟张大春这样才华横溢的台湾作家交往,是一种动力,能感觉到自己的不足。” 黄凡其人其作 黃凡:一九八零年三十歲時因短篇小說《賴索》獲得時報文學獎首獎而一舉揚名,被齊邦媛教授讚為——“一個光輝的名字”的台灣代表性作家,以他的自由、不受拘束的創作風格,大大地影響了近三十年來的台灣文學。一九七八年,他以《賴索》等小說,開創了繼“鄉土文學”之後的“都市文學”。到了一九八五年,他更以《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等小說,開啟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