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校園樹木常見病蟲害簡介及防治
秀巒國小推動環境教育成果報告 本校學區非常廣,又位處土石流紅色警戒區,因此對於環境的尊重為學校推動環境教育的重點工作。 學 校 沿 革 民國十四年十二月 創校為控溪番童教育所。 民國三十五年三月 改稱新竹縣尖石國民學校秀巒分班。 民國三十六年九月 升格為新竹縣秀巒國民學校。 民國三十九年十月 首任校長邊克義到職。 民國五十七年八月 奉令改稱新竹縣尖石鄉秀巒國民小學。 民國五十九年七月 田埔分班成立。 民國六十八年七月 改稱田埔分校 民國七十年九月 設立學生宿舍 民國九十一年十月 設立原住民資源教室 民國九十四年七月 設立國幼班 民國九十四年八月 林仁煥校長 民國九十六年二月 鄭陳宏校長 民國九十七年八月 曹江南校長 觀念的界定-環境教育目的 ?培養學生正確的環境教育知識、態度、技能及價值觀。 ?透過環境整潔、節約能源、惜物愛物觀念的建立及實踐,促使學生產生環境思維與環境行動。 ?建立學生環境倫理觀念與人人參與環保的共識。 環境教育實施項目: 配合政府環境教育節能減碳活動。 結合社區,推動校園環境保謢活動。 辦理環境教育研討活動。 實施資源回收活動維護校園環境整潔。 推廣永續校園綠色建築概念。 建置環境教育資訊網站。 召開環境教育會議 建置環境教育網站 校內週三研習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與資源辦理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與資源辦理活動 學生參與環境教育宣導活動 學生參與環境教育宣導活動 學生心得分享與學習單 學生心得分享與學習單 秀巒溫泉護溪活動 石門水庫管理局水土保持課程 石門水庫管理局水土保持課程 育心園植栽與庭園整建 配合政府政策-禁用免洗餐具 提倡喝白開水運動 廚餘有效利用 宣導節約用水 宣導節約用電更換省電燈泡 辦理永續校園計畫說明 學用品回收再利用 六五節約能源系統按時填報用電量比例 專人辦理環境教育業務參與教育處辦理之研習-總務處 環境教育特色-秀巒溫泉護泉&塔克金溪護溪活動 環境教育特色-秀巒溫泉護泉&塔克金溪護溪活動 結語: 班上的孩子居住的環境屬於原鄉山地部落,對於土石流並不陌生,不過實際教學之後,發現他們對於土石流的成因或是可能造成的災害並不是很清楚,因此進行這樣的課程對於孩子是有一定的幫助的, 學校的後面就有一片山壁可以做活教材,是學生最豐富也最方便的資源,帶他們實際到外面走一趟觀察之後,不僅讓孩子對土石流及水土保持的觀念有進一步的認識,也讓他們對自身環境有了更深的了解,而最重要的還是培養他們對於水土保持的正確觀念,一起為大自然盡一份心力。 * * 創新 人文 健康 實踐 97.11.24 ◆ 學區簡介(田埔、控溪、泰崗、錦路、養老) 環境知識 環境倫理 環境行動 利用教師集會時間宣導有關環境教育之觀念,並請教師將其觀念帶入教學現場,以建立學生正確的環境倫理觀。 建置環境教育網站之鏈結,並逐步充實網站之內容,以作為教學、教師成長、推動成果之分享平台。 建立教師正確的環境倫理觀念。 環保局補助學校辦理學校及社區環境宣導活動。 環保局補助學校辦理學校及社區環境宣導活動。 生態保育宣導—學生 生態保育宣導—學生 環境教育-土石流 環境教育-土石流 溪流生態改變之介紹 帶領學生瞭解溪流環境。 融入在議題教學課程之中。 班級主題教學。 實務操作-瞭解土石流的產生 融入健體領域課程 融入自然領域課程 環境特色營造-兼顧美觀及永續觀念。 透水鋪面設計 綠色美觀植栽 購置學生個人餐具 檢查個人餐具衛生 學校增設飲水設施,提供學生安全的飲用水。 活動完畢,喝白開水,減少包裝水包裝品之環境負擔。 廚餘分類及回收。 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接受各界捐贈節能燈管。 定期檢查燈源,並宣導節源。 建立教師對『永續校園』正確觀念,並落實於教學、活動之中。 接受善心團體捐贈二手學用品,畢業生之堪用學用品亦充分再利用。 參訪活動 參加研習 參訪活動 結合 -部落發展協會 -復育協會團體 學生參與-行動學習 淨溪活動 唯有落實於行動的學習,方能激起學生對環境教育的認同。 淨溪活動學習 淨溪活動前之教育意義說明 封溪意義說明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