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博罗“乔家大院” 贵气250年不断 占地7千多平米
古村落中最恢宏的蔚园由巨贾陈百万兴建,他在东莞等地买下的商铺至今还供后人收租用
博罗龙华镇五村的古民居群至今保存完好。
小档案
●名称:陈百万古民居(蔚园)
●地址:博罗龙华镇五村
●历史:兴建于1753年
●特点:占地7000多平方米,内有99间房,兼有岭南民居、客家围屋、江南园林的风格,被誉为“岭南古民居建筑之典范”。
从罗浮山驱车至龙华镇五村,用时不过15分钟;而由五村荷花池移步至“千金出阁道”,时空跨越两个多世纪,一砖一瓦无不在讲述清代第一位主人陈百万的创富传奇。250多年匆匆而过,如今繁华不再,古村岁月静好。而放眼看,在滚滚的经济浪潮中,沉静的陈百万古民居或将在“罗浮山第一古村”的光环下获得新生。
踏访
古村落:5座宗祠16口古井
阔气的陈百万用麻石铺路。
五村坐落于博罗县龙华镇北,整个村庄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距今300余年历史,素有“罗浮山下第一村”之称。村口的古荔枝树树龄已超200年,两人联手才能合抱。
五村内的古村落包括东园、梅花等7个自然村,人口上千。据博罗有关史料记载,古村落的萌芽始自清康熙15年(1676年)。
村里每条小道上铺设的都是长长的麻石板。古村约600间房屋,都以“麻石半墙,青砖到栋,中间铺麻石天井,两边住房形式一样”为建筑特色。古村落整体呈块状排列,布局严谨,气势恢宏,是一个具有典型明清岭南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其中还完好保存了5座家族宗祠和16口古井。而蔚园是古村落里最气派和宏伟的建筑。?
蔚园外:私家码头直通沙河
“蔚园”,由陈百万出资兴建于1753年,历时四年才完工,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陈百万(清雍正四年即1725年-乾隆四十九年即1785年)为五村陈家第17代传人,正名陈瑞龙,两岁即丧父,幼年就跟随伯父经商,后自立经营,主要经营的是粮、油、茶、日杂等生意,逐步成为一名德高望重的巨贾富商,手创数百万金。
由五村村口步行至蔚园东门荷花池,砂石村道边野草丛生,因年久失修,荷花池旁的水渠已不足半米宽,荷花池也已干涸废弃,沙发、衣物等废旧物料陷于淤泥间。
蔚园东门,与荷花池正对处,有一大片池塘。陈百万直系子孙陈扬洪说,此处曾是陈百万的私家码头,当年陈百万在外经商,经由珠江、东江回博罗,由东江支流沙河回到龙华,为此,陈百万在沙河边修建了私家码头,可以从沙河直接坐船到蔚园门口。
蔚园内:99间房见证大富贵
陈氏祠堂。
陈氏祠堂屋檐下精美的雕像在“文革”期间被砍成无头像。
蔚园东门坐西朝东,门上的一副双联,横幅上灰塑的“蔚园”二字早已在“文革”时期被毁。蔚园内有两道“红门”,门上方两边有书简式的造型,而这圆形门的造型,据说是陈百万当年游历大江南北时喜欢上苏州园林,特在家中仿建园门。
蔚园中间是三进门的中厅,左右是形式一样的房屋设计。整座园子前后有99间房,屋顶盖的都是四五层厚的青砖瓦面,楼房之间的天井均用大理石铺砌,布局呈矩形。
宅院内,无论是住房还是祠堂内的屏风、栋梁选用的材料都是名贵的东京木,用高浮雕和透雕的手法在上面雕刻了寓意吉祥如意的麒麟、奔鹿、鸟雀,梅、兰、竹、菊和文臣武将等各类造型,连墙壁上也绘满了五颜六色的山水花鸟画和人物画。祠堂里的龙华大鼓安静地靠着墙壁。
这眼前的一切,都见证着清朝岭南建筑者的智慧和陈姓族人的富甲一方。
轶事
专修“嫁女路”直通女婿家
在蔚园中,街巷间铺成麻石,整齐划一,让人称奇。殊不知,这就是陈百万的“嫁女路”。陈氏后人陈扬洪说,“陈百万嫁女是我们最津津乐道的一件事。”
当年,陈百万准备把女儿嫁到邻镇湖镇姓徐的大户人家。可是女儿嫌从龙华到湖镇的路崎岖泥泞,使起小性子不愿意嫁过去。于是陈百万斥巨资从福建购置回大量麻石,从村口开始铺设了一条宽1.2米、长10里多的麻石路,直通男方家的大门。这条路不仅令女儿安心嫁人,还方便了两地居民的来往,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这条路还是村里人出外的主道路之一。
可惜这条“千金出阁道”如今只剩下村内的一小段,坚硬的麻石板在“文革”中被拆去建房子,还有一部分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被用来修筑龙华鸡心岭拦河坝。
达官贵族到 请进“鸦片室”
蔚园内有一间房子格局格外美观,是当时陈百万用来接待达官贵族的地方。而房屋的门窗开得很低,窗口现已被堵上。据陈百万的第11世孙、年过七旬的陈金陵老人回忆,这些达官贵族在床榻上抽大烟,门窗的设计正是为了利于通风透气。而后人还曾见过,房屋顶端的大梁乌黑发亮,应为当年鸦片长期烟熏所致。
白银扮腌菜?十艘船运回
据陈金陵回忆,小时候从父辈那里听说,祖上陈百万从乾隆时期开始做杂货生意,生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