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漆艺名词解释
漆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古代工艺美术家——姜千里
??? 明代漆艺家。又名江千里,字秋水。浙江嘉兴人。擅长镶嵌螺钿工艺。所嵌锦文精细无比。代表作有云龙海水纹螺钿加金银片长方黑漆盒,现藏故宫博物院,锡胎嵌螺钿多宝黑漆描金执壶,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制作的食器,极为昂贵,有“杯盘处处江秋水”之称。
[名词解释]古代工艺美术家——沈绍安
清代漆艺家。乾隆时人。福建福州人。脱胎之术久已失传,沈绍安恢复了这一工艺。做法先塑土为器,以绸或夏布和漆,层层敷之,待干后去土,漆器胎薄且轻,质坚固,加工精细,光彩照人。制作的脱胎漆器,轻巧美观,真金碾泥为色,经久不变,一直作为皇家贡品。
[名词解释]古代工艺美术家——卢葵生
(1779—1850)清代漆器工艺家。字葵生。江苏扬州人。祖父是髹漆名家。擅长漆砚,多宝嵌、雕漆、浅刻、八宝砂漆多种工艺。所制百宝嵌梅花纹琵琶,高97厘米,最宽25.5厘米,嵌梅花一本,老干疏花。花朵用螺钿琢成,花萼用剔红,梅干用椰子壳,利用壳面的天然节眼表现树木的鲮皴,用绿色染牙嵌成苔点。右上侧五言诗绝句:“朗月侵怀抱,梅花寄皆音。”下署“自在主人识”款。另有梅花纹锡胎壶、仿紫砂漆茶壶等代表作传世。
[名词解释]古代工艺美术家——朱启钤
(1872—1964)工艺美术理论家。贵州开州(今贵州开阳)人。早年从政,1930年,曾创办中国营造学社,从事建筑艺术研究,并对古代丝绣、漆器工艺等的历史造诣很深,曾编著出版有《丝绣笔记》、《存素堂丝绣录》、《女红传征略》、《漆书》、《哲匠录》等。古代丝绣工艺收藏亦丰,后集印成《纂组英华》一书,为巨型精装图册,实物多为辽宁博物馆收藏。此外。还将我国久已失传、流落在日本的明代著名漆器专著黄大成撰《髹饰录》钞本在我国印行,对我国工艺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名词解释]古代工艺美术家——李芝卿
(1894—1976)漆器工艺家。福建福州人。从事漆器七十多年。早年曾赴日本学习漆艺;回国后,将传统漆艺和现代技艺相结合,使漆艺得到发展。主要制品为脱胎漆器,使以前漆器的深色调,发展为多种艳丽的色彩;使单色漆成为彩色斑斓的多色漆;在漆胎上贴以锡箔,更增加金属光泽效果。著名品种有赤宝砂、沉花等。曾在福建工艺美术学校任教,培养人才。
[名词解释]近现当代工艺美术家——沈福文
(1906——2000)工艺美术教育家、漆工艺家。福建诏安人。1929年在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1935年赴日本在东京漆艺研究所所从事漆器研究。1940年,任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49年后,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院长等职。一生从事漆器的研究和制作,重视艺术实践,具有卓越漆艺技能;其作品注意变涂等多种色泽效果,色彩华美;代表作有金鱼漆盘等。曾协助筹建重庆漆器工厂,发展了研磨彩绘漆器技艺,为我国现代漆器工艺的提高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曾编著《中国髹漆工艺美术简史》、《漆器工艺技法撷要》、《中国漆艺美术史》等书。
[名词解释] 彝族漆器
四川凉山的漆工艺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由彝族人自制的器具,品种以酒器、兵器为主,还有餐具、马具、毕摩具(巫用)等,分别用木、皮、竹、角等做胎,造型淳朴自然,色彩浓艳,对比强烈,以红、黄、黑三色为主,彩绘是常用技法,雕刻、镶嵌、堆漆技法也同时运用。彩绘纹饰以表现自然的山川、动植物、日常生活为主。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因具体产地不同,风格也有所区别。从纹饰上分析,喜德县的繁华精美;美姑县的郭厚简练,刚劲粗犷;甘洛县的简洁活泼。据传说,彝族漆器源于汉代,因早年属族游牧生活,由木质器皿发展为漆器用品,是我国民族工艺的突出代表。
[名词解释] 螺钿
??? 又称螺甸,古称螺填、蜔嵌、陷蚌、坎螺。漆器装饰技法。早在周代就已流行,唐代时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工艺技法是以贝壳作为镶嵌的主要原料,根据装饰需求将贝壳磨成各种图案,然后拼贴于漆器上,涂漆后再打磨推光而成。根据贝壳的薄厚程度,可具体分为薄螺钿和厚螺钿两类,薄螺钿即点螺工艺,五彩斑斓的贝壳在黑色漆底的衬托下独具特色。多用于各类器皿、文具、家具及铜镜等的装饰,产地以江苏扬州最为著名。
[名词解释] 雕漆
又称剔红。漆器品种。即将调好的色漆涂于低胎(木质或铜质等)上,髹漆少则九十道,多至一二百道,达到所需厚度,趁未干透时描上画稿并加以雕镂,纹样具有浮雕效果,然后再烘干、磨光。因漆色多为鲜艳的朱漆,故又名剔红。根据漆色、工序的不同,可分为剔黑、剔彩、剔犀等品类。相传始于唐代,宋元时期技法成熟,风格近似。发展至明清是颇为流行,精美华贵,凝重大方。主要品种有瓶、罐、盘、橱、盒、插屏、台灯及烟缸等,主要产地有北京、扬州、天水、徽州等地,其中以北京雕漆的技术实力最为深厚,产品最为著名。
[名词解释] 漆器
指用漆涂在各种器物表面或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