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Bob Dylan
生日:1941年5月24日 星座:双子
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
身份:有重要影响力的美国唱作人,民谣歌手,音乐家,诗人。
代表:《答案在风中飘荡》《像一块滚石》《暴雨将至》《敲响天堂之门》《重访61号公路》
嘉奖:1988年入选摇滚名人堂,200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2008年4月7日获得美国第92届普利策奖。
今晚,被音乐圈和大小文艺青年期待许多年的鲍勃·迪伦北京演唱会终于要在工人体育馆登场了。对于前去观演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显然不是一场普通的小长假后“压轴娱乐”,当然更不是什么K歌大合唱之夜,大家一本正经的态度足以用“朝圣”二字概括。尽管无法预期所“朝拜”的那个流行文化圣人将会戴着怎样的面具去演唱,即便是拥趸未必真正明白其面具背后的多重身份。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洞悉其神秘的轨迹,哪怕是迪伦的铁杆歌迷,抑或是拥有无数张他的正式专辑以及Bootleg的人,也没有人敢说自己懂得了谜样的他。这种“不明白”除了因为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具有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他天生低调的性格以外,还因为他在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的年代就已经被赋予了许多个纵横交错的标签。他是摇滚歌手,他是和平斗士,他是诗人,他是“垮掉的一代”代言人……就像每个人心里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我们也可以说,每一个听过鲍勃·迪伦声音和故事的人,都完全可以拼凑出一个属于自己的鲍勃·迪伦。
关于他的故事和歌词,你无需真的懂,因为那个时代的故事从来都没有明确的答案。关于今晚的演唱会,无论是“到此一游”还是“多年圆梦”,你只需坐在现场,从他不复当年的歌声里撷取到一点属于自己的感性认知,录一张属于你自己的Bootleg,已足以算是经过了宝贵的时光通道,弥补上一点“身不在此”的遗憾了。如果你还准备为自己的“朝圣”做些什么,不妨去做足功课,在/参考一下鲍勃·迪伦过去十多年的现场曲目单,让这个即兴的老歌手在转换调门的时候,不至于和现场其他人一样猝不及防。总之,他不在那儿,他在这儿,北京。没错,鲍勃·迪伦,他来了。
1 他来了
演出是怎么成行的?
滚石乐队、林肯公园和杀手乐队的北京之行都因为种种原因而宣布告吹,这让鲍勃·迪伦的开唱在众人眼里从开始就是一个让人半信半疑的传言。前年,音乐圈里疯传迪伦要在台北和京沪开唱,后来被证实是个泡影。上海乐评人孙孟晋曾撰写博客称是因为台湾某演出公司要的“转手费太高”而未能成行,这使得迪伦的中国之行曾经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3月3日,北京歌华莱恩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微博宣布,70岁的鲍勃·迪伦将于4月6日、8日分别在北京、上海举办中国演唱会,消息瞬间被转发了上万次。歌华公司总经理魏明表示,迪伦的演出从未在报批上出现任何问题,而和迪伦经纪公司的接触也并没有通过香港和台湾的公司,整场演出都是歌华莱恩利用自己的海外资源促成。
消息一经发布,在媒体圈和摇滚乐圈都掀起了轩然大波,第一时间订票的歌迷有不少,各家媒体也都认为迪伦的北京行是个“绕不开的选题”,上海一家报纸甚至把另一位乡村歌王威利·尼尔森的照片配以迪伦来华演出的稿子刊发,证明了国人对这位标志性的人物欠缺了解但又不得不作为议题去讨论的尴尬。
2 他看到了
偶像是怎样炼成的?
鲍勃·迪伦究竟是谁?所有的说法都把他捧上一个“里程碑”的高位,究竟该如何在他看似晦涩的歌词中触及他可被理解的实质?
要了解迪伦,首先必须沉下心思让自己回到50年前的美国。对于当时的美国年轻人来说,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享受父辈梦想中的“美国梦”,但丰富的物质生活却带来了精神的空虚,不少中产阶级的年轻一代把目光投向了政治领域,积极参与反战、民权、女权、环境保护等社会活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反社会、古巴革命、民权运动和欧洲左派思潮影响下诞生的“垮掉的一代”的基础上,形成了新一代的思潮。
这个时代背景也影响了当时的音乐创作者们,他们以纽约的格林威治村为平台,写了大量针贬时事并且充满火药味的“抗议歌曲”,让流行音乐的娱乐功能,让位于文学功能。鲍勃·迪伦开始以翻唱老民歌和布鲁斯起家,后来以领导者的语气告诉听众“时代变了,未来属于我们年轻人”。对于迪伦本人和他忠实的歌迷来说,领袖、斗士等“代言人”的身份只是他不断剥离的身份而已,他对自己的真正定位是“60年代的行吟诗人和一个从逝去时代过来的词语匠人”之类去社会化的身份。
3 他征服了
瞭望台是怎样筑成的?
被歌迷们最津津乐道的故事是他彻底对抗议民谣的背叛。出现在1965年新港民谣音乐节现场的迪伦,虽然依然还是在脖子上套了口琴架,保持着许多传统美国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