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表现风格的种类——蕴藉和明快
一、蕴藉
1、蕴藉的涵义。
蕴藉又叫含蓄。含蓄就是“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沈祥龙《论词随笔》) 含蓄也就如刘知几所说:“言近而意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史通·叙事》) 文中不让本意从字面上直接表露出来,而将它蕴含在言辞的深处或所写的形象里,让读者“思而得之”以后,感到如饮甘泉般的甜美,这就表现为蕴藉的语言风格。
蕴藉的语言风格具有语体制约性。大体说来,蕴藉的语言,主要存在于文学语体,因为文学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感染读者的,一般地说,思想倾向不宜直接说出,而应该寄托于形象,诗歌和散文尤其是“思想愈隐蔽愈好。”蕴藉的语言也见于政论语体,其中杂文体尤多含蓄,因为杂文是文学和政论的结合,它的语言具有文学的特点;优秀的杂文都是意味隽永的。蕴藉的语言还出现于外交语体中,因为外交语体有其本身的特点,在外交礼仪上还有特殊要求,很多事情往往不便直说,而要委婉措辞。蕴藉的语言在其他语体里则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2、蕴藉风格的特点。
①意在言外。
意在言外,就是钟嵘《诗品》所说的“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采用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手段,使“义生文外”,在出人意料中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刘大櫆说:“昔人谓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然言止而意不尽者尤佳。”(《论文偶记》)。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止,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说诗啐语》)。情味表现在文辞以外,能启迪读者深思遐想,留下深刻的印象。
意在言外,常见于象征手法的运用。象征就是“托义于物,借物言志”。辞面上描写的是具体事物,实质上是寄寓另外一种意思。高尔基说:“在象征下面,可以巧妙地把讽刺和大胆的语言掩盖起来,在象征中可以注入丰富的内容。”(《论文学》)象征蕴藉隽永,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韵味无穷的感觉。例:
△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用黄河象征中华民族,借黄河的怨恨与怒吼,象征中华民族在生死关头的怨恨和怒吼。
△茅盾的《白杨礼赞》:(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以白杨树的伟岸、正直、力争上游、倔强挺立,来象征北方抗日军民坚强不屈、力争上游的精神和意志,能给人以战斗的鼓舞。
意在言外,还常见于修辞方式的运用之中。巧妙地运用双关,反语、比喻、比拟、借代、拈连等根于联想的修辞方式,尤其能够收到“得其意于语言之外”的艺术效果。
②意藏辞中。
意藏辞中,就是采用藏里于表的修辞手段把所要表达的意思隐藏在字里行间,使语言“显而不露”。
明代唐志契《绘画微言》中说:“能藏处多于露处,趣味愈无尽。”意藏辞中,做到“显中看隐,隐中有显”,留有回味余地,让读者在联想、思索、判断中领悟作品所要表达的潜在的思想内容和浓郁的感情,便会有豁然开朗的愉快,得到唇齿生津的享受。如果把意思全盘表露,如白开水,没有什么好品尝的,就没有任何艺术价值了。所以,讲究文采的作品,行文既力求意在言外,也注意使意藏辞中。
体现意藏辞中的修辞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例: △童怀周《天安门诗抄》:
横眉冷对千夫指,扫尽人间变色虫。 文章千古颂总理,汇集全国八亿兵。
妖风起自浦江畔,风展红旗战妖风!
——诗的主旨是“横扫文汇妖风”,但不直说,而把它拆开暗嵌在每句诗的开头。这样,辞面和辞里水乳交融,含蓄地表现了主旨,情趣盎然。
恰当地运用故事,传说和典故,也能收到意藏辞中的表达效果。意藏辞中,也见于拆字,析词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之中。
③委婉曲折。
委婉曲折,采用迂回曲折或闪烁其辞的修辞手段,把所要表达的意思烘托暗示出来,让读者透过辞面去理解。这样也可以避免语意浅露,收到蕴藉含蓄的艺术效果。
委婉曲折,突出地表现在运用曲笔从侧面烘托出本意上。例:
△柳宗元《小石潭记》:(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没一个“水”字,更无一语写水清,但是细品味对游鱼的描写,一个潭水清澈的境界便立时浮现眼前。
运用讳饰辞式,回避不愿意或不忍说的事情,也能收到委婉曲折的表达效果。例:
△鲁迅《孔乙己》:(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用“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避开“又挨打了”就显得婉转和缓,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