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以下是十月革命后苏俄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实行的政策,关于这些政策的实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B.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本质
C.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军事胜利
D.有利于建立工农联盟解析:无偿地征收农民的余粮,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工农联盟的建立。
答案:D
2.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
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
C.粮食税 D.劳动义务制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时的需要,但到1920年底,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基本结束,这一政策有许多弊病和错误,如以极低的价格强行征粮,甚至连农民必需的口粮、种子粮也予以征收,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造成工农矛盾尖锐,工农联盟受到极大挑战。
答案:A
3.(201·汕尾摸底)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 +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 +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 +美国的国民教育+…… =社会主义。这表明( )
A.列宁改变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改造社会主义
C.列宁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D.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解析:结合列宁在苏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可知公式实质上就是新经济政策,选择 D项。
答案:D
4.“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
A.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B.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制度解析:新经济政策的本质就是借用商品市场的作用来发展生产,从而建设社会主义,因此党的要求就是“学会做生意”。
答案:B
5.(2013·广东六校联考)某学者把苏联(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斯大林模式解析:“追随理想的实验”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面对现实的实验”是新经济政策,“回归理想的实验”是斯大林经济模式,故选B项。
答案:B
6.(2013·惠州一调)有学者认为,“莫斯科的模式,不仅在本质上比底特律或曼彻斯特模式更佳(因为它正代表着反帝国主义的精神),事实上也更为适宜,尤其适合那些缺乏私有资本及大量私人企业的国家”。文中的“莫斯科的模式”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凯恩斯主义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材料“尤其适合那些缺乏私有资本及大量私人企业的国家”,可知此模式能够克服缺乏资本的问题,也就是能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选择D项。
答案:D
7.(2013·惠州二调)“1930年冬季成为农民的恐怖冬天,抄家、流放和处决成为寻常的事。”“恐怖冬天”的来临是因为苏俄(联)实行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解析:题干时间是“1930年冬”,A项是在1918—1921年,B项是在1921—1927年,故排除A、B两项;“成为农民的恐怖冬天”是指农业集体化。
答案:D
8.(2013·遵义四中月考)苏俄(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④②③ B.③②④①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根据图表内容,可以判断①是赫鲁晓夫改革内容(1956),②是新经济政策(1921),③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④是斯大林工业化(1936),故选B项。
答案:B
9.“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在(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D.实施经济“加速战略”解析:材料是对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评价,有关他“蛮干”的表现是指农业改革中开展种植玉米运动。A项是1918年(列宁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C项是指1927年(斯大林时期)联共(布)十五大的方针,实行农业集体化,1932年苏联实现了全盘集体化;D项是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八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北师大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北师大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一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北师大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北师大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北师大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五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北师大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六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北师大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北师大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四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北师大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四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北师大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提能检测:2.6.2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提能检测:2.7.1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提能检测:2.7.2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提能检测:3.1.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提能检测:3.1.2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提能检测:3.2.1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提能检测:3.2.2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提能检测:3.3.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文艺复兴(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提能检测:3.3.2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提能检测:3.4 近现代世界科学技术(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