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14讲 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北师大版).docVIP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14讲 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北师大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4讲 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最新考纲 课程标准 考点统计 商业的发展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商业政策及影响,3年7考商业表现及影响,3年11考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重农抑商政策,3年14考“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3年5考 基准考点一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主干重构·名师助学] 基础梳理?———————————————————— 1.“工商食官”与民营商业的崛起 (1)“工商食官”制度:商代后期,作为交换媒介物的______已广泛流通。官府控制着绝大部分手工业品的生产,也控制着商业的经营,形成“工商食官”制度。 (2)民营商业的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民营商业迅速崛起,涌现出许多大商人。 (3)商业的发展 ①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货币和________,修建驰道,更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②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__________,中外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 2.唐宋元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初步繁荣 (1)集市增多 ①唐代农村定期的________和墟市,日益增多。 ②北宋中期,草市和墟市更是遍布于城市周围和一些______。 (2)商业大都会繁荣 ①唐代的都城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长安城内有东、西两市。 ②宋代的城市,已彻底打破坊市制度。 ③元大都是名闻世界的商业大都会。 (3)商品交易发展 ①唐代的城市,出现了许多兼营________、货栈和商品交易的邸店,以及专营货币的存取和借贷的柜坊。 ②唐代后期,出现最早的兑汇________。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③元朝漕运和海运发达,南北交通和海外贸易繁盛。 3.明清商帮 以血缘、乡谊作为纽带,以会馆、公所进行联络,形成一个个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商帮,以徽商与________最为著名。 思维启迪?——————————————————— 1.有人认为北宋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北宋前后城市功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说法正确吗? 2.何为朝贡贸易?有何特点? 要点归纳?———————————————————— 1.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变化的特点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到后来打破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 (3)交易媒介的变化:从最初的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再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北宋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 (4)流通领域的变化:最初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逐渐出现“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的现象。 (5)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组织。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 (6)商人地位的变化:由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到宋元明清时期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始终没有改变。 2.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1)从城市功能看:唐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且晓市、夜市出现。 (3)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 (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成相应变化;明清时,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部分分布在江南地区。 基准考点二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主干重构·名师助学] 基础梳理?———————————————————— 1.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 (1)产生 ①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____________产生两极分化,大多数人陷于破产,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少数人积累了大量资金,变成商人或手工业作坊主。 ②在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③在棉纺织业中心松江,一些商人开设暑袜店,直接支配生产,变成了________。 (2)发展:清代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了,包买商更为活跃,出现____________的行业也更多了。 2.明清的“重农抑商”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明清两朝,一直坚持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来历代王朝所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 (2)评价 ①明清两朝的重农政策,在明代前期和清代康熙、雍正、________时期得到较为认真的贯彻,促进了当时农业的发展。 ②“重农抑商”政策,不仅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