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材料的差热与热失重分析 热分析历史 1780年英国的Higgins使用天平研究石灰粘结剂和生石 灰受热重量变化。 1915年日本的本多光太郎提出“热天平” 概念。 40年代末商业化电子管式差热分析仪问世。 1964年Watson提出“差示扫描量热”的概念。 热分析已经形成一类拥有多种检测手段的仪器分析方法。 热分析四大支柱 差热分析、热重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机械分析 ——用于研究物质的晶型转变、熔化、升华、吸附等物理现象以及脱水、分解、氧化、还原等化学现象。 ——快速提供被研究物质的热稳定性、热分解产物、热变化过程的焓变、各种类型的相变点、玻璃化温度、软化点、比热、纯度、爆破温度和高聚物的表征及结构性能等。 热重分析(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是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或时间的关系的方法,通常是测量试样的质量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静态法 ——等压质量变化测定: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在恒定挥发物分压下平衡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方法。 ——等温质量变化测定:在恒温条件下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方法。 动态法 ——热重分析:在程序升温下,测定物质质量变化与温度 的关系。 ——微商热重分析(Derivative Thermogravimetry,DTG)。 1、热重分析仪结构 2、热重曲线(TG曲线) ——记录质量变化对温度的关系曲线 ——纵坐标是质量,横坐标为温度或时间 A点至B点温度失重率为: (99.5-50)/100=49.5% C点至D点温度失重率为: (50-24.5)/100=25.5% 微商热重曲线(DTG曲线) ——表示重量随时间的变化率(dW/dt) ——纵坐标是失重速率 ——横坐标为温度或时间 3、影响TG曲线的因素 (1)浮力及对流的影响 ——浮力影响:573K时浮力约为常温的1/2, 1173K时为1/4左右。 ——热天平内外温差造成的对流会影响称量的精确度。 ——浮力和对流引起热重曲线的基线漂移 (2)试样盘的影响 试样盘的影响包括盘的大小形状和材料的性质等。 (3) 挥发物冷凝的影响 (4)温度测量上的误差 (5)升温速率的影响 (7)试样因素 ——试样用量、粒度、热性质及装填方式等。 ——用量大,因吸、放热引起的温度偏差大,且不利于热扩散和热传递。 ——粒度细,反应速率快,反应起始和终止温度降低,反应区间变窄。粒度粗则反应较慢,反应滞后。 ——装填紧密,试样颗粒间接触好,利于热传导,但不利于扩散或气体。要求装填薄而均匀。 4、热重分析的应用 (1)材料成分测定 (2)材料中挥发性物质的测定 (3)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热老化寿命的研究 (3)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热老化寿命的研究 三、差热分析 差热分析(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 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定物质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和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参比物: 热容与试样相近而在测试条件下不产生 任何热效应的惰性物质 差热分析原理 差热分析仪 (1)加热炉 炉内有均匀温度区,使试样均匀受热; 程序控温,以一定速率均匀升(降)温,控制精度高; 电炉热容量小,便于调节升、降温速度; 炉子的线圈无感应现象,避免对热电偶电流干扰; 炉子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操作和维修; 使用温度上限1100℃以上,最高可达1800 ℃ 。 (2)试样容器 容纳粉末状样品 在耐高温条件下选择传导性好的材料 耐火材料:镍(1300K)、刚玉(1300K)等 样品坩埚:陶瓷材料、石英质、刚玉质和钼、铂、钨等 (3)热电偶 产生较高温差电动势,随温度成线性关系的变化; 能测定较的温度,测温范围宽,长期使用无物理、化学变化,高温下耐氧化、耐腐蚀; 比电阻小、导热系数大; 电阻温度系数和热容系数较小; 足够的机械强度,价格适宜。 铜-康铜(350℃/500 ℃ )、铁-康铜(600/800 ℃ ) 镍铬-镍铝(1000/1300 ℃ )、铂-铂铑(1300/1600 ℃ ) 铱-铱铑(1800/2000 ℃ ) (4)温度控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4点题目(200题)与答案种数.docx VIP
- 本特勒电动汽车平台电池包技术--本特勒BENTELER.pdf VIP
-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 远程支付应用 第4部分:文件数据格式规范.pdf VIP
- 2022年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pdf VIP
-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 VIP
- 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完整版2024.pdf VIP
- 2024年艺术文化生活娱乐知识竞赛-趣味知识竞赛考试历年真题荟萃带答案.docx VIP
- 石油科技成果间接经济效益计算方法.ppt VIP
- 生菜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pdf
-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