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佛教僧侣对科学技术的贡献
中国佛教僧侣对科学技术的贡献
——兼论佛学思想与科学精神
李福鹏
南京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其间,对中国原有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科学技术的影响当然也在其中。本文着重从作为佛教主体——佛教僧侣——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积极方面予以梳理和阐述,并通过僧中杰出科学家对科学技术所作贡献的具体分析,对其做出客观而中肯的评判,以期促使人们对佛教有更加全面、正确的认识,促进佛教与科学和谐发展。
关键词 科学技术;佛教僧侣;贡献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两汉之际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而不断发展,在两千年的发展中,历经曲折,形成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就其对科学技术的积极方面而言,对我国古代的医学、天文学、印刷术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佛教僧侣作为其构成主体,当然功不可没。这既表现在佛教僧侣的科技发明和科研成果,也表现在求知探索的科学精神。科技史在考察佛教与科学的关系时自然应摒弃传统的科学与宗教势不两立的极端认识,摘掉对宗教持有片面认识的有色眼镜,而应以客观的、历史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其作出正确而中肯的评价,以促进佛教与科学取长补短、和谐发展。本文拟对我国历史上对科学技术作出贡献的佛教僧侣作简要论述,并从中管窥佛学思想与科学精神之通融性。
一 、佛教僧侣对科学技术的贡献及个案举要
佛教僧侣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虽然生活在“世外”,但并未与世隔绝,在日常行用和解经释义的过程中,尤其是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他们往往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在很多领域作出了贡献。
集体贡献
(1)由于佛教信徒对佛经的大量需求,推动了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从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1966年在朝鲜发现的刻本《陀罗尼经》(刻于704—751年)以及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标有年代的木版印刷品《金刚经》(868年王玠出资刻印)可以看出,佛教僧侣对印刷术的发明、推广曾作出巨大贡献 。
(2)在天文学、地理学和历史学领域,一行、义净、法显和玄奘贡献突出(将在下文予以个案举要)。此外,慧皎的《高僧传》,宝唱的《名僧传》,志磐的《佛祖统纪》等历代佛教史书资料,都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史料。
(3)藏传佛教的僧侣对科学技术具有独特贡献。藏族的传统科技几乎全部掌握在僧侣手中。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易华在其《佛教与藏族传统科技》一文中所言:藏族僧侣将藏区的经验和佛教经典相结合,完成了许多科技著作,其中《四部医典》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在众多僧侣中,专门学经的喇嘛大都学富五明,并且著书立说,是僧侣中的正统,许多重要的著作皆出自他们的手笔。
另外,在医学、园林建设、花圃种植、尤其是茶树的栽培和茶叶的采制等方面,佛教僧侣往往躬行于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中国佛教的众多僧侣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为科学技术的发明推广和使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有确切记载的佛教僧侣并不多。据统计,佛教僧侣占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比例仅为1.3﹪(见表一),①即只有东晋的法显和唐代的玄奘和一行三人。然而,事实可能未必如此。“就像很多其他的科学家未被录入书中、未被历史记载下来一样,肯定还有许多佛教徒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其事迹未被明确的记录下来,或者没能被列入科学家范围”。②例如,唐代西行求法的高僧——义净,凭其撰述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南海寄归内法传》就足以称为地理学家。
(表1)中国古代科学家职业分布表
职业 道士 僧侣 王 官 军医 医生 隐 士 民 工 商 合计 人数 3 3 4 130 11 30 7 21 19 6 2 236 比例% 1.3 1.3 1.7 55.1 4.7 12.7 3.0 8.8 8.1 2.5 0.8 100.0
2、个案举要
(1)法显、义净和玄奘。他们三人都是西行求法的高僧,为后世留下了大量佛典,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法显(约342—422),东晋僧人。他西行求法历时十五年,游历二十九国,在科技史上的贡献主要是他的著名的旅行见闻《高僧法显传》,又名《佛国记》,这部著作记述了他在旅途中的见闻,是研究古代中亚、南亚各国历史、文化、地理和风土人情的重要资料。义净(635—713),唐代僧人,他西行求法前后二十五年,游历三十多个国家,在归国途中写下《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这部著作对研究唐代中外交通和南亚地区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倍受中外学者重视。玄奘(600—664),唐代僧人,他本姓陈,名祎,是西行求法中最著名的人物。《慈恩三藏法师传》谓:“法师既遍谒众师,备餐其说,详考其义,各擅宗途;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由此可见他追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