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要点.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史学史要点

中国史学史 1、 《春秋》 是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现在所知道的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历史著作,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 3、春秋时期以语类即以记语为主的史著: 《国语》 、 《战国策》 和《战国纵横家书》。 4、春秋战国时期,除了著名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传》之外,还有 《竹书纪年》 和《穆天子传》。 5、秦汉时期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史学与 政治 联系紧密。 6、东汉时已经有 《起居注》 记录皇帝的日常言论和行动。 7、后世注释《史记》的,主要由刘宋裴骃的 《史记集解》 、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引》、张守节《史记正义》,被后人称作是“《史记》三家注”。 8、《汉书》在编撰方法上,首创了 纪传体断代史 。 11、南北朝时期,撰写三国史的史家及史著分别是:曹魏有王沈的《魏书》和鱼豢的 《魏略》 。吴国韦昭的《吴书》。蜀国王崇的《蜀书》和谯周的《蜀本纪》等。将三国历史合为一书的是陈寿的 《三国志》 。 13、地方史志代表作是东晋常璩的12卷 《华阳国志》 。民族史代表作是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和魏收的《魏书》。 14、裴松之《三国志注》与刘孝标 《世说新语注》 、郦道元《水经注》、李善《文选注》被称为“四大名注”。 15、 《水经注》 ,北魏时,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一部地理学著作。《水经注》在写作体例上,不同于《禹贡》和《汉书·地理志》。它以 水道 为纲,详细记述各地的地理概况,开创了古代综合地理著作的一种新形式,是六世纪前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 地理著述 。 16、 《洛阳伽蓝记》 ,杨炫之著,北魏北平人。伽蓝,梵文意为僧侣居住的园林,亦即寺院。该书共5卷。是一部中国古代 城市地理史 。作者写洛阳佛寺的兴废,实际上反映了北魏王朝的兴衰。 18、隋在秘书省下设著作曹和太史曹。 著作曹 是主要的修史机构,设有著作郎二人、著作佐郎八人,炀帝时,佐郎增为十二人。 19、官方修史可以追溯到 东汉 ;北魏曾经设立 史局 ,由宰相监修国史;北齐改修史局为史馆,“史馆之名自此有也”。隋文帝时禁止私家撰史,国史的修订就有政府来包办。虽然没有设馆修史,却为唐代设馆修史制度定下方向。武德五年(622年),唐高祖李渊根据 令狐德棻 的建议,诏修梁、陈、魏、齐、周、隋六代史。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对修史机构作了重大改革,正式设立 史馆 。 21、《史通》由 刘知几 编写,今有二十卷,分为内、外两篇,内篇原有39篇,今缺 《体统》、 《弛张》《纰缪》、三篇;外篇十三篇。在史书编纂体例方面,作者有“六家二体”之说:“六家”即《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二体”即 编年体 和 纪传体 。 23、《通典》是第一部专门叙述历代 典章制度 的通史,杜佑编撰,他将 《食货典》 立于卷首,不列律历、天文、五行、祥瑞、舆服等内容;增加了选举、兵、边防等门类。在史学上创立了新的史体—— 典制体 的通史体裁。《通典》、《 通志 》、《 文献通考 》,被合称为“三通”。 24、“十通”是指杜佑《通典》、郑樵《 通志 》、马瑞临《文献通考》、宋白《续通典》、王圻《 续文献通考 》、乾隆时官修成了《续通典》、《续通志》和《续文献通考》、又官修《清通典》、《清通志》和《清文献通考》、1921年刘锦藻又撰成《 清续文献通考 》。 25、宋代修史机构主要有实录院、起居院、玉牒所、 日历所 、国史院、会要所和 时政记房 等。 26、《资治通鉴》问世以后,当时及后世学者的注、考、续、仿之作不断涌现,从而形成为一种专门的“ 通鉴学 ”。 27、宋代纪传体通史主要代表作是南宋郑樵撰写的《通志》一书。该书的精华在于在“ 二十略 ”上,其中属郑樵首创的有“氏族”、“六书”、“七音”、“都邑”、“ 校雠 、“图谱”、“金石”、“ 昆虫草木 ”等八略。 28、袁枢《 通奸纪事本末 》问世后,后世续、仿之书很多,逐渐形成一个 纪事本末 史书体系。该史体也因此而与纪传、编年并称为中国传统史学的三大体裁。 29、南宋理学家兼史学家 朱熹 以司马光《资治通鉴》为蓝本,略更其体例而著

文档评论(0)

wang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