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微生物共生第四讲描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微生物共生 第四讲 根瘤菌-豆科植物 共生的分子机制 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体系的建立 结瘤机制 共生固氮机制 化合态氨对结瘤固氮的调控 一 共生固氮机制 固氮酶复合物(nitrogenase) 由固氮酶和固氮还原酶两个独立的蛋白质构成 。两种蛋白质都含有铁,并且固氮酶还有钼。固氮酶中的铁和钼包含于一个称为FeMo-co的辅助因子中。FeMo-co的成份是MoFe7S8?高柠檬酸(左图)。 N2的还原反应发生的场所。每分子固氮酶存在两个FeMo-co拷贝。 固氮酶中铁钼辅助因子FeMo-co的结构 蛋白质 蛋白质 高柠檬酸 (MoFe7S8) 共生固氮是通过一组固氮基因(nif)来完成的,数量因种而异。 固氮酶的功能 (固氮酶复合体) (丙酮酸) (乙酰-CoA) (丙酮酸黄素氧化还原酶) (黄素氧还蛋白) (固氮酶还原酶) (固氮酶) (乙炔) (乙烯) (a):显示了从丙酮酸开始的固氮步骤。 电子在同一时间由固氮酶复合体的还原酶 共给固氮酶。每提供一个电子同时水解2或3个ATP。 (b):N2还原的假设步骤,显示了H2的释放步骤以及固氮酶的总活力。 固氮酶对氧气高度敏感,但是绝大多数根瘤菌是严格的需氧细菌 根瘤皮层的氧气扩散屏障可以使得含有类菌体的固氮中心区域自由氧的浓度低于50 nmol/L。 中心区高浓度的豆血红蛋白可以帮助氧气扩散,而类菌体的呼吸是通过诱导高亲和力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来实现的。 为了解决这一生理矛盾: Presence of nif genes in Klebsiella pneumoniae and in rhizobial strains with fully sequenced genomes. Genes present in the genomes listed in the upper line are color-coded according to their function [14]. Abbreviations: Kp, Klebsiella pneumoniae; BTAi1, Bradyrhizobium sp. BTAi1; ORS278, Bradyrhizobium sp. ORS278; Ac, Azorhizobium caulinodans ORS571; Bj, 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USDA110; Ml, Mesorhizobium loti MAFF303099; Ct, Cupriavidus taiwanensis LMG19424; Sm, Sinorhizobium meliloti 1021; Rl, Rhizobium leguminosarum bv. viciae 3841. In rhizobia, FixU functionally replaces NifT. 基因 功能 nifH 固氮酶还原酶 nifDK 编码固氮酶的 nifEN 用于编码组装铁钼辅助因子的分子骨架 nifB 合成一个Fe-S簇 nifA 调控基因 固氮(nif)基因簇 尽管固氮基因的调控网络不同,但最终都是感应氧气和(或)化合态氮来调节NifA的表达。 微氧生长相关基因的转录 根瘤菌的固氮基因和微氧生长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网络 FixL和NifA是氧气感应蛋白;RegS是氧化还原感应蛋白;~P表示磷酸化基团 FixL包含一个血红素基团,与O2结合后,引起FixJ的磷酸化响应。 豆科植物为类菌体提供碳源,碳源的代谢为固氮提供能量用于交换类菌体所固定的氮 根瘤中营养物质交换的假设模型 碳源(糖类物质)通过韧皮部被运送到根瘤 未被侵染的细胞主动积累的糖类物质(如蔗糖),糖的水解产物代谢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后者再被羧酸化为草酰乙酸,草酰乙酸被还原为苹果酸供给被侵染细胞中的类菌体。 共生体膜上未发现乙二酸载体,根瘤菌膜上的乙二酸转运系统为类菌体固氮必需。 三羧酸循环是根瘤菌的主要代谢途径。 类菌体固氮酶还原N2的产物-氨,然后通过植物谷氨酰胺合成酶途径吸收到谷氨酰胺氨基酸中。 形成无限根瘤的多数温带豆科植物主要将天冬氨酸从根瘤运送到茎叶,有限根瘤植物主要输出酰脲 最近新发现了一些根瘤菌突变体有Nif+Eff-共生表现型:可以固氮,但植物体却不能利用所固定的氮。 假设:一个氨基酸循环体系可能起作用:类菌体吸收谷氨酸或其它氨基酸并对草酰乙酸或丙酮酸进行转氨作用,最终经一个或两个氨基酸载体分泌丙氨酸或天门冬氨酸。 根瘤菌如果发现宿主植物没有为共生提供足够的支持,可能扣下固定的氮从而警告植物(根瘤菌对植物的惩罚);豆科植物也可以通过调控氧气等手段减少低效根瘤菌的繁殖率来制裁不合作的根瘤菌。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共生双方对彼此十佳制裁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