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题指津解析
阅读题之诗词鉴赏 试题特点:均为简答题。 (必须用合适的词句作答) 答题方法: 1.认真做题,认真分析,反复回味,细研答案。(“做答一遍,对抄一遍,三读三思。”想一想:错在何处,为什么做错。经验教训是真知之源!) 2.把握常见题型。 3.认真落实四项原则(有据性、针对性、充分性和规范性)。 (1)针对性原则 答应所问,答非所问,是第一杀手。 1.审题抓住题干的关键词语,明确所问,解决疑难。(同学们,你们必须动手在题干中画出关键词来。) 2.解答落实题干关键词语。它是路标是限制更是保障。 涉及内容的:例一:2010年山东题例如14.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难度0.50 考生答案:体现凤凰清晨喝泉水晚上在山冈栖息,鸣声很响亮,脖子很长。(0分) (落实“品性”,能说这样的糊涂话吗?) 真题回顾 2015年山东高考题回顾 涉及答题方式的 2015年诗歌14 (1) 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学生答案:1、“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气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2、“迷”字,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2)有据性原则 言必有据,据在文中;无据必胡说。 1.认真筛选,据之思考(解答);运用筛选材料,说明结论(检验)。 2.筛选要注意:准确、充分。 3.抓住原文材料回答问题,扎根而不浮。 示例:2013年山东诗歌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山寺夜起》 江湜)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答案】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二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学生甲:运用对比的说法,描写云的形态,使云显得更加美丽。 乙: 一个朦胧,一个清晰,运用对偶的方法。 解说:抓住“白”“流”和“如”解答,即可;离开即乱说。 2013年山东高考题回顾 (3)充分性原则 坏习惯是“苟简”。撒大网逮鱼。 充分性表现为:言必有据,有据必言 1、表达语言准确、详尽。考生半截话多。 2、多角度,有层次,不能“一根筋”。 示例:山东2013年诗歌题(特点:要点多)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答案】诗人不眠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细则】①原因一:喜爱山中夜景,1分;分析,重点是分析“惜夜景”,1分。②原因二:思家,1分;分析,重点是分析“无家客”(思家)和“独”(孤独),1分。未分析“独”不扣分。 分析:原因一遗失多,筛选信息不好。只抓住尾联的多。“惜夜景”很重要,上应题目“夜起”,又和全诗相关。 (4)规范性原则 规范性,指符合题目的要求。表面指如字数、格式、方式、方法等等。如2010年16题压缩(菊花),限定不超过50字,超出2字扣一分,有些考生超字4分全扣掉。2011年17、18题都有字数限制。 深层指,解答符合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要求。如鉴赏题。 鉴赏有常规:要从艺术、内容两方面分析评说;一般是“怎么写(什么方法,可能多种)”+“写什么、表现什么”+“有什么效果”。 不懂规矩,就得分差。 例如2011年山东20题。“结合文意赏析两处划线部分”。 第一处答案:侧面描写(1分),通过描写不少人脸上的表情来表现曾老头的丑陋(1分)。 (怎么写+写什么+表达效果) 考生甲答:(1)写出人们对老头的厌恶,表现人们俗气的特点。(不懂得鉴赏规矩,不懂得侧面描写。) 考生乙答:(2)拟物,把曾大爷的心情描写得生动,可感。增强了表现力。(“拟物”有道理。但分析荒唐,拟什么?什么表现力?太笼统,错误。)此题得分少,“手法”问题,遗漏、错误者多;失分也多。“遗漏”,是不懂得鉴赏的规矩。“错误”是不懂得艺术特点的判断方法。 * * 提示: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2025)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综合训练试题全册.docx
- 《中国全凭静脉麻醉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PDCA提高首台手术按时开台率.ppt VIP
- 论持久战读后感2500字.docx VIP
- 北京开放大学小组工作2.3 作业主题:个人资源分析.docx VIP
- 社区应急安全管理课件PPT.pptx VIP
- 黑布林英语阅读高一9《绿房间》译文.docx
-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综合考试大纲.pdf VIP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试卷10套.docx VIP
- 2025上外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必修一全册课文翻译(英汉对照).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