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聚丁苯橡膠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进展.docVIP

溶聚丁苯橡膠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溶聚丁苯橡膠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进展

溶聚丁苯橡胶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进展 丁苯橡胶是丁二烯和苯乙烯两种单体经共聚合反应而生成的弹性体共聚物。按聚合工艺方法可分为乳聚丁苯橡胶(ESBR)和溶聚丁苯橡胶(SSBR)两大类。从聚合机理来看,ESBR是自由基聚合,而SSBR是采用阴离子活性聚合。ESBR的发展已过鼎盛时期,而SSBR的发展目前正处于稳步上升阶段。 2.1溶聚丁苯橡胶的生产工艺 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阴离子聚合技术的发展,溶聚丁苯橡胶(SSBR)开始问世。它是采用阴离子型(丁基锂)催化剂,使丁二烯与苯乙烯进行溶液聚合的共聚物。根据聚合条件和所用催化剂的不同,可以分为无规型和无规嵌段型两种。 采用阴离子间歇聚合技术的溶液丁苯橡胶装置操作灵活,同一套装置通过切换操作,可以生产性能各异、多种牌号的橡胶产品,如用于轮胎等的丁苯橡胶(SSBR)和用于塑料改性的低顺式橡胶(LCBR)以及热塑性弹性体(SBS)等。 目前,大多数SSBR 装置采用Phillips公司的间歇聚合技术。现阶段,溶聚丁苯橡胶的代表性生产技术主要有:日本合成橡胶公司的锡偶联技术、荷兰壳牌化学公司的技术、日本瑞翁公司的末端化学改性技术、日本旭化成公司与德国拜耳公司的连续聚合技术等。 … 当前溶聚丁苯生产技术主要有间歇聚合技术与连续聚合技术两大类,其各有优缺点。相对来说,连续聚合技术具有物耗、能耗较低的优点,其投资也相对高一些;而间歇聚合技术在多功能化方面更具优势,可灵活的的根据市场情况来生产不同的产品,可最大程度的降低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 溶聚丁苯橡胶生产工艺流程为:以丁二烯、苯乙烯为单体,环己烷与正己烷为溶剂,正丁基锂为引发剂,四氢呋喃为活化剂,四氯化锡为偶合剂,经阴离子聚合制得溶聚丁苯胶液,再经凝聚、后处理制得溶聚丁苯产品。溶剂经回收后循环使用。 溶聚丁苯橡胶的聚合方法有添加无规剂法、调节单体加入速度法、恒定单体相对浓度法以及高温共聚法四种,工业生产通常采用添加无规剂和高温共聚两种方法。 1、添加无规剂法… 2、调节单体加入速度法… 3、恒定单体相对浓度法… 4、高温共聚法 在130~160℃下进行共聚反应时,可使丁二烯和苯乙烯的竞聚率相接近,制得仅含1~2%聚苯乙烯嵌段的无规SSBR。此法既可采用连续操作,也可采用间歇操作。 高温共聚法反应速度快,单体转化率100%。无规共聚物中丁二烯单元微观结构:顺式-1,4含量36~37%,反式-1,4含量53~55%,1,2结构 8~10%。由于在高温下聚合,故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变宽,可改善橡胶的冷流性和加工性,但易引起支化过度而生成凝胶。 5、原料及公用工程消耗 以5万吨/年SSBR生产装置所需原料及公用工程消耗、主要物料消耗见下表。 表2.1 SSBR原料及公用工程消耗表 物料名称 单 位 单耗 年耗量(万吨) 备注 表2.2 SSBR主要物料消耗表表 2.2 溶聚丁苯橡胶的生产技术进展 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Phillips公司采用锂引发阴离子聚合成功地开发了溶聚丁苯橡胶(SSBR),并于1964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早年工业化生产的SSBR,通常使用烷基锂,主要是以丁基锂作为引发剂,使用烷烃或环烷烃为溶剂,醇类为终止剂,四氢呋喃为无规剂。其分子链呈线型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且呈单峰型,玻璃化温度低(-70℃),1,2-结构含量较低(10~13%)。这种胶的耐磨性和耐寒性虽比ESBR好,但粘着性、抓着(抗湿滑性)和加工性能差,其应用并没有得到较快的发展。 70年代末期,对轮胎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橡胶的结构和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聚合技术的进步,使SSBR得到较快的发展。 传统的观点是:滚动阻力(即滞后损失)与抗湿滑性呈二律背反关系。但通过大量的研究,人们突破了玻璃化温度与动力学特性间的经典关系,从结构(含链结构、序列结构、交联、网络结构、凝聚态结构以及相结构等)与性能的关系出发,找出了较佳的综合性能平衡点,制备出新一代的SSBR。 80年代以来,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相关理论,为SSBR新产品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如Nordsiek提出的理想胎面胶模型,即“集成橡胶”;Bond等提出的新的抗湿滑性/滚动阻力理论;Saito等对轮胎滚动中胎面运动频率及温度分布与滚动阻力/抗湿滑性的相互关系提出的关系式;Yoshimura等提出的以LCEC(单位体积硫化胶内聚合物长链末端浓度标准化值)参数来调控tanδ值,并与玻璃化温度相结合设计兼具低滚动阻力和高抗湿滑性的胎面用胶等。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溶聚丁苯橡胶正日益受到重视,产量处在稳步增长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的Duniop公司和荷兰的Shell公司通过高分子设计技术共同开发了新的低滚动阻力型SSBR产品。荷兰Shell公司和登录普轮胎公司共同开发了新型SSBR产品,日本合成橡胶公司与普

文档评论(0)

fglgf11gf21g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