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气中CO2捕获技术与进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煙气中CO2捕获技术与进展

烟气中CO2捕获技术与进展 学 院 化工学院 专 业 生物工程 年 级 2011级 姓 名 郑曼琳 班 级 2班 学 号 3011207300 烟气中CO2捕获技术与进展 郑曼琳 天津大学 化工学院 生物工程2班 摘 要 目前温室效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而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虽然世界各国已经开始节能减排,但是CO2的排放量只增无减,由是,CO2的捕获技术营运而生,CCS技术将是现今各国研究重点。文本将重点介绍烟气中CO2的捕获技术与进展。 1. 产生背景 现今的地球环境逐渐恶劣,其中温室效应就是一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是由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造成,而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饮用水的减少、海水的盐浓度增加、海平面的上升、平均气温升高、洋流的变化与厄尔尼诺频发等问题,这些都大大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大气中增长的CO2四分之三归因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以煤炭、天然气、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占了世界能源结构的85%。1995年至2005年间,CO2平均浓度上升1.9ppm/年,约为每年4GTc(IPCC,2007)在1970年至2004年间,CO2的排放增加了大约80%(在1990年-2004年间增加了28%),在2004年,CO2的排放占人为GHG总排放的77%。而我国07年我国CO2排放量为59.6亿吨,已位居世界第一。由是,二氧化碳捕获与储存技术应运而生,CO2的捕获和固定是目前唯一可以实现继续使用化石燃料而又不会遭受气候变化威胁的可靠选择。 2. CO2的捕获技术 CO2的分离成本占总的碳捕获和存储成本的很大一部分(约80%),所以首先要找到高效的CO2捕获方法。目前工业上使用比较广泛的CO2捕集和分离技术有许多种,主要包括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微生物固定法等。具体见下表 表1 CO2分离方法及其特点 2.1. 吸收法 吸收法可分为物理吸收法和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是指利用CO2的溶解性,在高压或低温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溶剂使CO2并将其除去的方法。典型的物理吸收法有加压水洗法、吡咯烷酮法、Selexol法、Flour法、Rectisol法等。化学吸收法是利用二氧化碳的酸性性质,通过加入碱性化合物与其进行反应而实现分离CO2的效果,此法通常需要热法再生。化学吸收法主要有热钾碱法和醇胺法两大类。 化学法具有吸收速度快、吸收能力大及投资少等优点,但存在能耗高、胺降解损耗大、设备腐蚀严重等技术难题。物理法的关键就是寻找性能优良的溶剂,即对CO2溶解度大、选择性好、沸点高无腐蚀、无毒性、性能稳定。化学法较物理法相比更为成熟,故工业上大多采用化学法。 图1 化学吸收法工艺流程 2.2. 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对二氧化碳选择性可逆吸附的性质实现分离的,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一种用微孔或中空材料支撑的固体吸附剂来解决吸收法中存在的腐蚀性、高再生能耗等问题。固体吸附材料有有机胺嫁接固体吸附剂、金属有机骨架(MOFs)、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ZIFs)、高温固体吸附剂等。然而固态的吸附过程比液态的吸收要复杂得多,所以吸附法还没有正式应用。另外,这些吸附材料的吸附过程大多都是物理吸附,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十分剧烈。因此,在温度波动随时可能发生的实际条件下,这些材料都不能直接作为CO2捕获可靠的吸附剂。 2.3. 膜分离法 膜技术的优点是增加单位体积的传质面积,避免气液接触表面产生的相关问题,膜分离烟道气CO2基本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2 膜分离工艺流程图 从烟气中回收CO2有很多种膜可以采用:常用的是束状有机膜,当烟气流经膜管时,壳层流动的胺溶液就吸收了烟气中的CO2,而不会吸收其它的杂质;另一个方向是无机膜,溶胶-凝胶过程形成的胺基功能硅膜可以选择性从CH4和烟气中分离CO2。经过修饰的硅膜,由于胺和CO2之间的键合力更强,可以在运输的其它气体如O2、N2和SO2阻塞通道后,仍然保持较强的吸附CO2的能力。 膜技术研究的方向是找到一种薄层复合聚合膜和捕捉结构,增加CO2在膜中的迁移速率,减少所需膜面积。这种研究包括膜组件的分布情况,找到一种可以应用在电厂的最优结构,以便于最大限度的增加膜的传质力。新墨西哥矿物和技术研究机构(New Mexico Tech )正在从事分子筛膜的研究,利用分子筛严密而整齐的孔径网状晶体结构,一方面具有较高的CO2吸附容量,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分子选择性吸附。该机构目前的研究工作就是从N2中高温分离CO2,膜操作温度的目标是400℃。日本Yamaguchi大学制造出

文档评论(0)

fglgf11gf21g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