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太极拳.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架子斜中寓正、松静自然,大小适中。推手时,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吴式太极拳,分南北两派,南派为吴鉴泉宗师传承,其传人主要有吴公藻、吴公仪、吴英华、马岳梁等。北派为王茂斋宗师传承,其传人主要有赵铁庵、杨禹廷等,再传有赵安祥、李经梧、王培生等。 目 录 1起源传承 2特征体用 2.1?特征 2.2?体用问题 2.3?问题归纳 3代表人物 3.1?创始人 3.2?吴鉴泉 3.3?南吴北王 3.4?吴图南 3.5?杨禹廷 3.6?吴公仪 1起源传承 河北大兴人吴鉴泉,在杨露禅到北京授拳时,其父全佑从学太极拳,后又拜杨之次子杨班侯为师,在杨式小架太极拳的基础上逐步修订,又经吴鉴泉改进修润而形成了一个流派,即“吴式太极拳”。 吴鉴泉 王茂斋(1862-1940)山东掖县人,王茂斋老先生祖居山东省莱州市(原掖县)大武官村,他是吴式太极拳宗师吴鉴泉的师兄。在当时威望极高。吴式太极拳门人中流传着一本《同门录》,第一页便是王先生的英照,第二页是吴鉴泉宗师的英照,以后是二位先生的弟子及子侄们的照片。王先生对吴式太极拳的形成是很有影响的。 王茂斋 2特征体用 特征 吴式太极拳的特征可概括为:功架紧凑、安静自然、招势严密、细腻绵柔,符合太极阴阳理论。具体体现在修炼时必须注意: (一)中正:每一个姿势务求端正,最忌偏斜。重心必须稳定,开合必须讲究虚实对称。尤其是三盘(胸臂以上为上盘、腰胯为中盘、腿为下盘)功夫必须协调。要注意以腰胯为全身之枢纽,下盘是基础,上盘则以顶头悬(虚领顶劲)作为纲领。中正即《十三势歌诀》中说的“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二)安舒:安舒的要领就是自然,切忌牵强。要求“神清气和、体静身柔”。练拳时必须排除一切干扰,动作要柔和、舒展,呼吸要平稳、深长。我想在这里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人们说,练拳要“放松”,应该指出,正确的提法是“似松非松,将展未展”。这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法则。我们常说的“太极劲”,即是出于“似松非松,将展未展”。也就是《太极拳论》上说的“得机得势”。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导致“身便散乱”,弊病出于腰腿。 安舒还有一个重要的法则,即是“气沉丹田”。如果在练拳中达不到安静的要求,也就无法做到“气沉丹田”。 (三)轻灵:练太极拳必须遵守“轻灵”法则。《太极拳论》开始就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轻灵是相对于重浊而言。这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武术的最为重要之处。 在《太极拳论》中有“一羽不能加,虫蝇不能落”的提法,足以解释“轻灵”的重要性。这两句话的意义何在?众说纷纭。我个人认为:这两句话的含义是指以轻灵为法则,在练拳中产生的“灵敏度”。就像一台灵敏度很高的天平一样,在天平的一侧,加以不同的重量,即有不同的反应。精密度越高的天平,反应越是灵敏。 (四)圆活:一般练太极拳者对“圆活”的理解都有偏颇的一面。圆活所表现的,绝不仅是“形(即拳架)”的一个方面。 形圆,仅是学拳的初始阶段,但也不是三五年能达到的;意圆,则更难也,这个阶段并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我将这两个阶段譬喻为“升堂、入室”。 能练到“神圆”的,则是凤毛麟角。 圆活的评判标准 1.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 2.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立如平准,活如车轮。 3.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以气运身,务令顺遂。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 这三个阶段是必须跨越的,否则,就无法谈及圆活。 体用问题 作为武术,太极拳必然要涉及体、用两个方面。《十三势歌》说:“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这个定义是非常准确的,充分说明体与用的表里关系。实际体与用均有表里两重意义。简单地说,即为“蓄劲与发劲”的关系。“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是蓄劲的过程;“以气运身,务令顺逆”是发劲的过程。 我们先讨论“体”,基础是“盘架”。 1.盘架“表”的体现,即形于外的。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盘架必须遵守的法则,即中正、安舒、轻灵、圆活。功能是强健筋骨,调和气血,神舒体净。其目的就是本身的修为和功力的较量。 2.盘架“里”的体现,即行于内的。即修身养性,益寿延年,明心见性,固精提神。 练太极拳讲究一不用气,用气则滞;二不用力,用力则断;三不用法,用法则尽。这里所说的“气”是指“努气”。“法”则指主观的、不合规矩的陋习。 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能没法。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无法则是指自然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因敌变化示神奇”的境界,即所谓“天人合一”。 问题归纳 1.必须注意阴阳消长与动静变化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虚实的变化。动静互变而无迟滞之弊”。 2.始终要保持中正、安舒的原则,所

文档评论(0)

tiantiand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