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时期企业中官商关系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时期企业中的官商关系研究中国资本主义发生时期出现的洋务派官督商办形式的企业,是研究中国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在《论中国资本主义两个部分的产生》一文中①,从官督商办企业发展前途的角度,作了一点初步的分析。显然,这个分析,不能替代官督商办企业的全面论证。本文打算从另一个方面作一点补充。如果说,前文的结论是:洋务派的官督商办企业有发展为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两个前途;那么,本文的结论是:插手现代企业的洋务派官僚,并不能承担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
一 论“官为维持”
中国资本主义现代企业的产生,除了个别的为官办以外,基本上采取了商办和官督商办两种形式,而官督商办,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官督商办是洋务派官僚集团插手新式企业的主要形
————————————
① 《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3期。
式。所谓官督商办,根据李鸿章在筹办第一个官督商办企业一一轮船招商局时所作的说明。乃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商“自立条议”①,亦即他后来所说的“商为承办”,“官为维持”②。既然“商为承办”,不用说,企业的资本必须由商筹集;而“官为维持”,则必须在企业的经营上由官给予一定的好处。商出资本,因而“自立条议”;官有权势, 因而“总其大纲”。拆穿了,一个要利用对方的资金,一个要利用对方的权势。
那么,官通过一些什么途径而能“总其大纲”,亦即掌握企业的控制权呢?
第一是垫借官款。企业由官款筹办到垫借官款,这是由完全官办到官督商办在资本筹集方面的一个过渡。因此,官督商办企业虽然规定“商为承办”,但是在开办的时候,很多仍由官方垫借全部或一部分的开办费用。轮船招商局最初就从官方领借练饷20万串o,作为“设局商本”,其后又屡借官款至190余万两④;上海电报局的开办,经费亦先于北洋军饷内筹垫,然后“仿照轮船局章程,招集商股,分年摊还”⑤。漠河金矿开办之初。虽然打算全招商股,但实际上商股招徕不足l/6,其余也靠官方垫借或代借。⑥有些企业,虽然由商款开办,但在经营过程中,不断需要官款接济。贵州青谿铁厂经营五年先后借拨公款19.2
——————————————
① 李鸿章:《李文忠公全书》(以下简称《李鸿章集》)。1905—1908年版,《译署函稿》第1卷,第40页。
② 《李鸿章集》第30卷,奏稿,第3l页。
③ 《海防档》(甲),《购买船炮》(三),第919页;《李鸿章集》第20卷,奏稿,第33页。
④ 《招商局第六届账略》,见《新报》1879年9月18日。
⑤ 《李鸿章集》第38卷.奏稿.第16页。
⑥ 《矿务档》第7册。第4486页;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七).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18—319页。
万两。①开平煤矿和上海织布局开办以后,也经常借用官款弥补收支差额。1880年开平煤矿发生资金周转困难,李鸿章便从天津机器局和海防支应局拨借3万两以应急需。②上海织布局被焚以后结欠官款26万余两。③
除了官款以外,洋务派官僚也直接投资于这些企业。由李鸿章奏办的轮船招商局,就有他的私人股份在内。④当招商局收买旗昌轮船公司时,盛宣怀就曾透露李鸿章有附股的意图。⑤而在左宗棠庇护下的利国驿煤矿,在当时的报纸上,就曾经传说有他自己的投资。⑥至于督办企业的官方人物,如电报局的盛宣怀,织布局的龚彝图、杨宗瀚等,投资更不在少数。督办企业的官僚再直接投资企业,这是在政治权力之外,又加上一重经济权力。而官府垫款与官僚投资,对官之控制企业而言,方式不同,作用是一样的。
在政府垫款以外,洋务派官僚还利用国家的权力,对它所控制的企业,给以专利或营业特权以及减免税收、津贴、缓息等方面的优惠待遇,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在洋务派控制下的几个重要产业部门一一航运、电报、纺织、煤铁等,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专利或营业特权方面的规定。上海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的1882年,即从李鸿章那里获得专利
——————————————
① 户部档案抄本:光绪十六年八月三日.潘蔚奏折。经济研究所藏。
② 《开平矿务创办章程案据汇编》,1896年版,第54、57页。
③ 《新辑时务汇通》第83卷。第9—10页,转见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074页。
④ 《清查整理招商局委员会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下册,1928年版,第18页。
⑤ 《盛宣怀档案》,转见汪熙《论晚清的官督商办》,《历史学》1979年第1期,第102页。
⑥ North China Herald(以下简称Herald).1882年9月23日.第311页。
十年的待遇,招商局和电报局的成立,也存在排他性的专利。至于开平和官办的基隆等煤矿的开采,则不但不准另立公司.甚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