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西部开发动因和效益介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近代西部开发动因和效益介析

中国近代西部开发动因与效益介析 【英文标题】Dynamic Analysis on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Regions in China in the Pre-modern Times 【内容提要】封建社会中后期,尤其是到了近代,中国西部经济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在近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若干次西部开发的热潮,其中较大的有三次,这三次西部开发虽为西部经济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开发的动因均与战争有关,因而开发过程表现出周期性的大起大落,未能形成西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未解决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问题。 【摘 要 题】近代经济史研究 【英文摘要】In the pre-modern history,there appeared several westerndevelopment upsurges,three of which were considerable.The threedevelopments are favorable to western development,but theircauses had something to do with wars,so fluctuating periodicityoccurr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the base ofwestern development was not formed.and the question of balanced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can not be solved. 【关 键 词】中国近代/西部开发/动因/效益 premodern China/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Regions in China/cause/effect 【正 文】 在近代历史上,曾有过多次西部开发的“热潮”,许多仁人志士提出过不少有益的主张,也进行了一些艰苦卓绝的建设实践。本文拟就近代三次较大的西部开发的动因与效益介析于后,为目前进行的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提供历史借鉴。 一、洋务运动时期西部工业的发轫 同治年间,沙俄与英国争夺新疆,主动请缨收复新疆的陕甘总督左宗棠提出一系列“开发西北”的主张。他认为开发西北,使“(列强)自无隙可乘”。1869年,他在西安设立西安机器局,自造枪械及子弹。1872年,左宗棠将西安机器局迁至兰州,改为兰州制造局。在西南少数民族起义的末期,清军在昆明设立了云南机器局。1876年,山东巡抚丁宝桢调任四川总督,从山东机器局带去了一部分技术人员,在成都创办了四川机器局。1894年,为支援甲午参战援军军火,陕西巡抚鹿传霖奏准在西安设立陕西机器制造局,试制军火。左宗棠等地方督抚创办的西部军火工业基本上是封建性的、临时性的,数量少且规模小,只是一种尝试。但它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西部近代工业开发的起点,对其后民用工业尤其是私人资本经营近代工业也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19世纪70年代末期,以左宗棠为首的西部地方大员为强国求利,从军用工业扩展到民用工业,投资形式也逐步由官办转向官商或官绅合办,也尝试过中外合资的形式。投资开发的领域由军火转向纺织,很快扩及能源、矿冶、制革、火柴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部门。左宗棠在1878年创建兰州机器织呢局,这是中国近代毛纺织工业的鼻祖。1886年,贵州巡抚潘蔚任用工程师潘露,筹建贵州青溪铁厂。这是我国近代的第一座新式炼铁厂。新疆建省前,清政府即在此设厂土法采金。1897年因“俄商墨斯克温涎其厚利,请租借喀图山地设厂开采,巡抚饶应琪拒之不可,议由中俄合办,各输资本之半,购置机碾,咸用西法”。1900年正式设立塔城金矿公司。1905年由陕西当局筹建的延长石油官厂,是在陕西人民多次强烈反对德国人收买陕北石油开采权后,引进外国设备与人才创办的。1907年6月在延长县开钻一号井,9月6日出油,日产原油约1.5吨,成为“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填补了旧中国民族工业的一大空白。1906年,彭英甲代表甘肃农工商总局与比利时签订购买铜矿机器合同,用以开发兰州周围的铜矿。1910年在永登县窑街煤炭山建成投产,定名甘肃炼铜厂(即窑街官铜厂)。 甲午战争后,爱国人士把发展近代工业当做救亡图存的手段,推动了西部私人资本工矿业的酝酿试办。陕西维新派代表刘古愚早在1896年集资购回日本轧花机41台,在棉花集散地泾阳设人力机器轧花厂。陕西第一牧场有限公司经理高幼民和郑吉安创办制革场,1908年投产,是西部地区最早开发的一家近代民营制革工厂。与此同时,新疆维吾尔族商人玉赛音、木沙巴也夫兄弟为了与俄商争利,于18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